2025-01-14 14:45 阅读量:3.1万+
华人号:留学全攻略大洋对岸洛杉矶一场大山火,已经烧了好几天,超过15万人撤离,成为了其境内最大的新闻。
尽管野火在南加州山区并不少见,但这一次山火烧毁范围更大,吞没了房屋,来到了大都市的边缘,还是让许多人感受到了恐惧:
仿佛世界末日的到来。
日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已经宣布停课,改为线上教学;USC南加大发布了通知,校园正常开放。但因教职员工和学生家庭受灾,原定于今天的新生典礼和招聘会都已暂停。
这起山火,也提醒着我们想起比尔盖茨4年前关于气候变化的推算:
「未来的一二十年里,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每十年暴发一次全球疾病大流行。」
为了应对危机,不少大学如斯坦福、哈佛等也纷纷下场,开设新学院来培养下一代:
「这一代孩子,每个人都是未来气候的利益相关者,也将成为直面气候变化危害的人」。
这场山火已经被人预测为:「极大可能成为加州有记录以来最昂贵的火灾之一。」
自当地时间7号开始起,一直持续到9号仍在肆虐,加上遇上了狂风,风势更是猛烈。
下面这张卫星图显示,每一处红点都是着火的房子,可见山火之猛烈。截止目前,超过2000栋的房屋被毁,无数人被迫撤离,曾经的家园毁于一旦。
房子被烧毁的有诸多住在好莱坞的名人。如拜登儿子的海景房,已经被烧成了灰烬。
名人所受的损失只是名下财产的一部分,不过被大火带走的,还有留在这里的记忆。名媛帕里斯希尔顿得知房子被烧后,在社交媒体写道:「我们在这个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菲尼克斯(她的孩子)在这里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我们梦想着在这里与伦敦共创一生的美好回忆。」
损失最大,一定是无数个撤离的普通人。
撤离现场如同灾难片里的末日逃生。有人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拿着行李箱,有人背上自己心爱的小狗,有人则带上最不忍丢掉的回忆,纷纷踏上了离开家园的旅途。
有人失声痛哭:「我不得不离开我父母留下了的这套房子,让一切回忆烧成灰烬。」曾经有一道心理测验,问的是,当末日来临时,你只能带上5件最喜欢的东西离开,你会带上什么?
没想到,竟然成为了现实中上演的无奈之选。
这次山火的肆虐,也影响到了不少城镇的公共设施。
有人拍下医院连夜转移无法移动的病人,有人拍下消防站都被火海吞没,就连记者也被迫撤离。
同样流离失所的,还有大批因为火势蔓延而流窜的动物们。
为什么加州山火这次烧得如此猛烈呢?
一般来说,加州山火大多发生在夏季,炎热、易燃植被覆盖加上一些人为活动因素叠加,很容易就烧了起来。不过夏季季节湿润,火势蔓延速度慢,更容易得到控制。
这次山火发生在干燥的冬季,又遇上了强风暴「圣安娜风暴」,被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形容为「十多年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风暴」。
在时速超过每小时110公立的强风加持下,山火迅速蔓延,带来了致命的火灾。
山火肆虐的背后,是冬季气温的上升,植被更易点燃。早在2020年,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er)就发出警告:
「从1850年代到现在,全球气温升高了大约1摄氏度,野火或将成为新常态。」
在山火和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这几年,「全球气温上升」这个昔日离我们很遥远议题,开始越来越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我曾经问过好几个在海外留学的孩子,哪些事是他们出国后才知道的?几乎所有的回答是:环保这个在国内不常讨论的话题,在这里几乎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去年巴黎奥运会立志办「最环保的奥运会」,运动员的房间没有装空调,就是为了减少碳排放。
与此同时,不少大学早就把气候当成了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2022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专注于气候和可持续性的新学院Doerr,这是其70多年来首次新增设学院。
同期,还有一些顶级大学都纷纷开设了类似的新学院:
2020年7月,哥伦比亚大学宣布成立气候学院,也是近25年来建立的第一所新学院;2022年6月,哈佛大学宣布成立Salata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实现气候与环境方面的综合跨学科教育;范德堡大学也宣布新增了气候研究学院……
2022年,斯坦福新开设了Doeer学院,研究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斯坦福70年来第一次开设新专业。
大学的研究也在持续推进中,尤其是进入AI时代后,其已经成为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正如数学家陶哲轩不久前在牛津大学的演讲中分享的,AI时代的气候研究,则会成为一个更加数据驱动的领域。
去年8月,斯坦福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者,他们以更低的成本,用1850年到2100年气候模拟数据库的数据训练了AI模型,来预测近年来全球变暖的热浪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
如果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2℃,那么相当于过去45年欧洲、俄罗斯和印度一些最严重热浪的事件,可能会每10年发生多次。
而AI模拟得到的结果,未来也可以用于气候灾难造成的损失赔偿诉讼。
这项研究的AI模拟流程
除了对世界和自然界的影响,1℃的升温还会真实破坏人类的身体和心理。
耶鲁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长期研究结果,发现极端炎热天气正在导致孩子数学成绩下降,甚至相当于折损了1/4年的教育。还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
乔治城大学全球健康系的心理健康专家Syed Shabab Wahid,去年2月份在顶级期刊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发现:
当环境温度比正常温度高出1℃,患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为高温影响神经递质血清素,而血清素又是我们最重要的情绪调节剂之一。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Marshall Burke还发现,在美国和墨西哥,平均气温每上升1℃,就与自杀率增加1%相关。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
2015年,17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为什么是1.5度?
地球整体对气温上升的敏感度要比人类高很多。全球变暖每增加 0.1°C,就会明显增加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强度和频率,以及一些地区的农业和生态干旱。
一项2022年的大型研究还发现,升温超过 1.5°C 可能触发多个灾难性的气候临界点。
如主要海洋环流系统崩溃、北方永久冻土层突然融化,和热带珊瑚礁系统崩溃,对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危险影响。
全球升温的水平,亚洲处在2-4℃的区间
一个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普渡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专门对比了地球在工业革命前和现在的温度差异,发现世界各地温度已经上升了1℃,正朝着2至3°C的升温迈进。
他们模拟出了地球比工业化前升温2-3度的可怕后果:
升温2℃:巴基斯坦和印度河流域的22亿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8亿居民,每年将经历数小时的高温,和更危险的高湿度热浪,将超出人类的承受能力。
升温3℃:超过人类耐受的热量和湿度水平,将开始影响东海岸和美国中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也将经历极端高温。
「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100年,地球变暖幅度最佳估计也要达到3摄氏度。」。
这张地图显示了如果世界变暖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5 摄氏度、2 摄氏度、3 摄氏度和 4 摄氏度,南亚 (A-D)、东亚 (E-H)、北非 (I-L)、中东 (M-P) 和北美 (Q-T) 的预计年热量小时数将超过人类极限
意识,一批科学家,在一篇在2024年4月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中,提出了AI时代的「气候素养」这个概念。
他们经过大量模拟实验,发现ChatGPT等生成式AI,尽管也存在误报、信息错误等问题,但对于洪水、干旱、飓风等气候灾难,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和知识,提高使用者的气候素养——
它指在不同背景下辨别、综合气候信息的能力。拥有气候素养的人,可以敏锐从新闻中判断气候现象与个体的关系,充分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可能来临的灾难性天气做出预判与反应。
提高气候素养,其实不光是孩子的任务,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使命。
我们还整理了一些汇集了很多最新气候研究,关注人类生存问题的纪录片,可以直观感受到气候变化与社会、环境与个体的关联。
#01:MIT开发的Day of Climate项目
MIT这两年开发了很多针对K12孩子的免费学习资源,如AI理论学习、APP开发,以及提高气候素养的Day of Climate。
这些资源由MIT的老师师、研究人员、学生和工作人员开发,通过有趣的实践课程和活动,比如用MIT开发的APP收集周围的气候、分析数据,借助AI讲述气候故事,以及模拟小型卫星的制作,探索外太空环境。
网址:https://dayofclimate.mit.edu/
#02: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03 纪录片《追逐珊瑚》
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悄然消失的海底世界。摄制组在世界各地潜入深海,记录下了令人心碎的画面:曾经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正在因为海水温度升高而失去生命力,变得苍白脆弱,在全球变暖的威胁下加速消亡。
有人说,这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像是一封来自海底的求救信。
#04:《洪水泛滥之前》
「小李子」莱昂纳多以联合国和平大使的身份,亲眼见证了北极冰川的加速消融,也看到了印尼雨林被焚烧后的满目疮痍。
在探访过程中,他遇到了因海平面上升而不得不搬迁的岛国居民,遇见了在工业污染中挣扎的底层民众,也通过与科学家、政要、环保人士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气候变化不仅威胁着环境,更是一场关乎贫富差距、能源政治和人类未来的全球性危机。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