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洪厚甜|魏碑研习路径新探(六)

2025-04-01 21:48 阅读量:4.3万+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

以下文章来源于净堂艺潭,作者葵园

刚才给大家交流的,实际上就是我们下来交流的一些要取舍和在价值判断上的前提和指向,你没有那样的指向和前提,你对中国书法是迷茫的,你对中国书法的精神指向是迷茫的。那么我们来说金石拓本以及魏碑取法的途径,研修的途径,我们就要想了,从写字意义出发的,就是一对一,你看我们民国时期的那些很多杂志书籍,就直接把魏碑的这些字,我就用《张猛龙》的,我就用《郑文公》的,我就用《爨宝子》的,直接就拿过来,直接就写像拿来用,这个有没有意义呢?它作为取法的一种形态,怎么没意义呢?!你不管学什么书体,你都得要先进入形的大概这个体系之内,我跟你说北魏,你要对北魏有概念啊。什么是北魏?北魏是四个板块,不是哪一个板块。如果你要划得更精细一些,那个就没意义了,我们就把它分成四个板块,哪四个板块?墓志、造像、碑版、摩崖。

墓志实际上就是这一类精美的这些。造像就是大众,一半民间一半官方,一半工匠一半文人。因为墓志是精美的,尤其是皇家墓志的这一块,北魏墓志里边全是元氏打头的,全是皇家墓志,一一个拓跋氏,全部都是以元氏来做。皇家墓志书刻都是专门人才,一流的工匠来做,你看隋代的《董美人墓志》,董美人才活了多少岁,但是为什么要享受那么高的规格,那么精美的墓志,她是皇家里边的,身份不一样,你看为什么褚遂良一写那么大个碑版,也是皇上的安排,《雁塔圣教序》这个文是唐太宗撰的,《雁塔圣教序记》是他的儿子李治撰的,大雁塔旁边,一边是老子的,一边是儿子的,两个皇帝,你说褚遂良写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我们取法的时候一定要体会。墓志这一块儿最精美的东西,都是顶尖级的工匠和文人做的,造像还有很多民间的,你看龙门造像,《始平公造像》就算里面很精美的了,书刻都很精美的,但是《孙秋生造像》这些呢,它写的人不一般,但是刻的人一般工匠,他没有让线跟着点画的边线走,他有很多主观的,直接就冲出去了。这种东西很多,这种东西实际上从一个制作的角度上,它是粗糙,但是它给人提供的东西更加粗犷,对吧?

我们说的说金石味,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这种不一定依照书写本来的线的位置,而按照自己刻工的理解,和他的那种顺势而为的这些东西,就我们说的金石气是这个东西,刻凿痕所带来的那种视觉张力,和笔墨之间的书刻痕迹的豪气,没有这么豪气,你就不叫金石气。我们前辈在评价这些的时候,他有时说的是正确的,有时候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我这次在《书法》杂志上的那一篇《魏碑漫谈》,我里边讲到,沙孟海先生对魏碑的概括,一个是平画宽结,一个是斜画紧结,实际上这个概括是不科学的,紧和松不仅仅是平和斜来决定的,有些紧的《张猛龙》是斜画,但有些不一定是这样,你说那《石门铭》是平画还是斜画,对不对,你说它是宽还是紧。还有一个他说两个东西,一个是《爨宝子》,是写的差,刻的也差,《郑长猷》写的差,刻的也差。实际上以我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要说结构上的成熟和原创意义,《爨宝子》是高于这些所有的碑,《嵩高灵庙碑》奇,但是不成熟,《爨龙颜》正,但是散,《爨宝子》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结构、全新的结构系统,它连造字的形态跟这些都不一样,非常成熟的一个。但是在精神高度的层面上,它没有《爨龙颜》的散,就《爨龙颜》胜就胜在古而散。所以我们在最新进行价值判断和品评的时候,那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所以我们在对这些东西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书法核心价值的立场,这个是一个表述。另外一个表述,我想给大家直接交流的是,如果我们新探,探什么,就要探它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判断标准点、价值点在哪里。中国书法说实在的,核心价值是以二王系统的技术内容的存在形态,来决定你自己的价值。八大山人写的好不好,好,你写没用,你没有价值,徐文长写的好不好?好,你写像了也没用,米芾写的好不好,你写像了也没用,王铎写的好不好,你写像了也没用。但是二王的好,就你傻乎乎的写像他那个样子,你就牛。你说孙过庭对二王有什么原创意义?他就是把王羲之的技巧,王献之他都没有涉及到,把王羲之的技术用得出神入化,谁都没有怀疑孙过庭是大师。王羲之他的后人智永和尚,写《真草千字文》用的全是家法,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原创。如果你说文学,你这辈子看过智永写的文章,看过他写的那首诗吗?没有,但是谁敢怀疑他是大师呢?你只有顶礼膜拜。所以你看李北海、褚遂良这些唐代的几个大家,都是二王技法忠实的继承者,他们是深刻理解二王的东西,所以说李北海一学就成。我们大家在判断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座的你这一辈子真正在书法上做点有价值的行为,你先把二王的内容搞清楚,然后进入这个技术体系,最后再追问这个体系在你的书写里边的存在形态。

我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就是写楷书两头做,一句话说大原则,唐以后的只看不写,那么核心点在哪里呢?两个东西,我那天在马来西亚跟他们说,中国的书法为什么叫书法,为什么不叫书道,不叫书艺,全世界那么多叫法,为什么中国几千年坚定不移地叫书法呢?中国人实事虚做,虚事实做,我刚才说了书法这个系统就是虚的,不可琢磨,最后判断你的行为有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技术的存在形态,就是法,这个法包括两个内容,一,线条,高品质的线条生成之法,这个系统就在篆隶里面,就篆隶的线的生成,是唯一一个能够把线的品质直接丰富和纯净的技术系统。你没有进入这个系统,你就是画了个形。启功先生说了,他从来就没有把用笔当回事,他就觉得写字就是结构,“用笔何如结字难”,他的诗里边就这样写,他就觉得一旦悟得黄金律,这一辈子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写成黄金律,你觉得这个书法还有什么情绪可言呢?所以书法核心就是线的丰富和纯净,纯净和丰富之间的互为互通互生互变带来的空间变化。这个空间变化的底线是源于汉字给出的空间,最后在书写过程中注入和带入的,折射出的人的情绪、情感和审美的指向、向往,这就是书法存在的意义。

笔墨就是人,人就是笔墨,在这一点上是从魏晋二王开始的,所以王羲之是书圣,不是楷书圣,不是草书圣,不是隶书圣,是书圣,他解决了书即人,人即书。你看没有王羲之总结的系统,没有他父子总结的这个系统,所有的点化在隶书的时候还是一画一画,不相关联。篆书也是,尽管线很美,它没有书写之间的关联,所有的线是不呼吸的,没有呼吸感的。这个线的整个体势是摆布,而不是自然的流淌。当笔墨是摆布的时候,它就是刻意,工艺美术,只有当它进入了自然流淌的时候,这个笔墨就跟人的情感、呼吸相吻合,就能够折射人真正的情感。所以我经常跟他们说,我判定一个字有没有价值,好不好,两句话,好的书法见人不见字,我看见你的笔墨就看见了人,差的书法见字不见人。一个是见人不见字,我一看你笔墨就是生命态,就看着你人站在我面前;差的书法见字不见人,谁写都是这个样子,我不知道是谁写的,我也看不到你的喜怒哀乐,你看孙过庭早就说了,“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这个东西是 高品质笔墨和一般书法的分水岭,所以说我们在进行金石拓本的研究,这个书法化取进入北魏这个时候,唐代这个系统太重要了,因为唐代和二王是一体的。唐代以书取仕,你要知道以书取仕以谁的书取仕,以唐太宗的观点,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太宗喜欢王羲之,所以全朝无一不喜欢王羲之,也就说王羲之已成已经成了欧阳询、虞世南两个高手陪他聊的核心内容、核心话题。(未完待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洪厚甜|魏碑研习路径新探(六)》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马达加斯加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