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纪录电影导演雅克·贝汉: 用光影谱写自然世界的交响曲

2025-04-17 10:06 阅读量:4.8万+

华人号:国际在线

雅克·贝汉 资料图片

《地球四季》电影海报 资料图片

电影《地球四季》中相拥取暖的狐狸一家 资料图片

电影《地球四季》中迁徙的驯鹿 资料图片

电影《微观世界》中的蜻蜓 资料图片

  本月22号将迎来第46个世界地球日。有这样一位欧洲纪录电影导演,他执着于呈现自然世界之美,凭借镜头的艺术呼吁广大观众热爱地球家园。这位电影导演的名字是雅克·贝汉。

  也许是出于巧合,也许是天公有意为之,雅克·贝汉于2022年4月21日去世,那一天正值世界地球日前夕。在世界地球日再度来临之际,让我们重温雅克·贝汉的光影人生,一同感受大自然震撼人心的非凡力量。

  1、从演员到导演

  欧洲是电影的发源地,法国是欧洲纪录电影的摇篮。

  1895年冬季,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完成的十部电影在巴黎卡普辛大道咖啡厅地下室公映,自此电影艺术正式诞生。这十部电影当中包括《钓金鱼》《出港的船》等反映自然世界的纪录电影,后世电影史学家称其为生态纪录电影的雏形。

  在诞生初期,生态纪录电影的主题是自然探险而非生态环境保护。时值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议题日渐重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与《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每年的6月5日被议定为“世界环境日”,相关举措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式敲响生态文明时代的钟声。在这一背景下,欧美电影界出现了生态纪录电影的浪潮。采用纪录电影的形式反映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号召公众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是这一时期欧洲纪录电影导演普遍达成的共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电影类型为法国生态纪录电影。

  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国电影工作者围绕生态主题着手创作出诸多佳作。相较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推出的生态纪录电影,法国生态纪录电影兼具唯美的诗性、细致的写实性与丰富的故事性,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从一方面来看,让·雅克·阿诺的《熊的故事》《虎兄虎弟》、吕克·雅盖的《帝企鹅日记》两部曲等影片聚焦动物题材,面向观众宣讲保护野生动物和生物链平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吕克·贝松的《亚特兰蒂斯》、蒂埃里·拉格贝尔的《白色星球》、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海洋星球》等影片聚焦地理题材,在展示海底世界和北极地区壮丽景观的同时,对于大气污染、森林锐减、全球气候变暖等异常现象给予警示。此外,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等多位导演兼顾动物题材与地理题材,凭借光与影的镜头艺术引领观众领略自然万象。

  身为一名长期活跃于欧洲影坛的电影人,雅克·贝汉堪称当代生态纪录电影大师。1941年7月13日,贝汉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供职于法兰西喜剧院的导演,母亲是该剧院的演员。法兰西喜剧院——这座法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剧院——为年幼的贝汉提供了戏剧表演启蒙与文学启蒙,而家中浓厚的艺术氛围令他很早就萌生投身电影业的想法。1947年,年仅6岁的贝汉开始了演员生涯,先后参与《夜之门》《家庭日记》《纯真之旅》《天堂电影院》等近百部电影的演出,并且凭借剧情电影《半个男性》获得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此后他转向电影制作领域,担任《生命之外》《彩色中的黑与白》《北郊1936年》等影片的制片人与导演。

  1988年以后,贝汉逐渐涉足生态纪录电影制作领域。1989年,他参与制作的首部生态纪录电影作品《猴族》上映。1996年,由他担任共同制作人的电影作品《微观世界》上映不久便摘获法国电影凯撒奖多项奖项。1999年,由他担任共同编剧、共同导演的电影作品《喜马拉雅》上映。自2001年起一直到2016年为止,“天·海·时空三部曲”——《迁徙的鸟》《海洋》《地球四季》——先后问世。2009年秋季,聚焦海洋生物圈的电影作品《海洋》摘得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这是贝汉纪录电影生涯中的里程碑。2016年年初,由贝汉与雅克·克鲁奥德合作执导完成的电影作品《地球四季》上映。片中别出心裁地采用动物的视角与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地球数万年以来的季节更迭,广受业界赞誉。“三部曲”与分别象征着“地”与“人”的《微观世界》《喜马拉雅》两部作品一同组成了“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由此形成了贝汉纪录电影生涯的代表性作品。

  2、记录自然现象

  贝汉一生共拍摄有二十余部生态纪录电影作品,是当代欧洲影坛最为多产的纪录电影导演与制作人之一。记录真实、获取真实,是贝汉从初步涉足电影制作行业起就憧憬不已的事情。他多次表示:“作为一名纪录电影导演,如果想要捕捉那些精彩的瞬间,应当每时每刻为镜头的光临做好准备。”从北极到南极,从天空到海洋,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片中画面令观众得以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伴以细致优雅的审美趣味与饱含人文关怀的表现方式,影片中变化万千的自然世界以及陪伴着人类共同栖息于地球家园的生物种群令观影者深深动容。

  综观贝汉拍摄的全部生态纪录电影作品,“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可谓其中翘楚。凭借优美的视觉画面与配乐以及内涵丰富的人文关怀,五部作品震撼着观影者的心灵。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采用纯胶片拍摄,没有依赖虚拟特效和电脑合成技术。影片色彩鲜丽明快,画面或唯美纯净或原始质朴,无不带给欣赏者精彩的体验。影片均采取较为宏大的叙事方式,呈现出交响曲一般恢宏、庞杂的结构。而这种诗意的“美”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视觉效果,从更为深入的维度来看,诗化叙事方式的采用旨在通过镜头记录自然现象,宣传环保理念,进而引发观众对于生命、对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反思。

  记录自然真相是贝汉拍摄“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的初衷。影片《迁徙的鸟》展现了候鸟迁徙这一公众很少近距离接触的自然现象。片中共出现六十三类候鸟,不仅涉及雨燕、野鸭等常见鸟类,而且涉及加拿大黑雁、北美雪雁、欧亚灰鹤等濒危鸟类。为了尽可能客观地表现候鸟的迁徙行为,影片拍摄团队没有完全采用动物摄影师惯常使用的“偷拍手法”,而是时而使用“偷拍手法”,时而采用陪伴候鸟飞行的“实地抓拍手法”,意即通过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摄影方式来展现候鸟迁徙的场景。在确保不干扰候鸟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拍摄团队甚至涉足北极圈、沼泽等人迹罕至的候鸟栖息地,近距离了解拍摄对象的真实状态。片中多幅镜头展现了候鸟往返于北美大陆出生地和南半球越冬地之间的迁徙历程,以及候鸟迁徙沿途诸多壮丽的景观,这使得影片有如一部讲述自然的科教电影。

  影片《海洋》的创作动机同样在于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教育。贝汉这样阐述道:“海洋馆的展览凭借艰涩拗口的名字、冷冰冰的统计数据和模糊的外在特征来描述海洋生物,而我们却希望通过栩栩如生的活动影像呈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令观众了解什么是真实的大海。”影片制作团队为此特地向海洋学家和水下摄影专家咨询意见,这一举措为影片较为真实地还原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奠定了基础。不同于前述作品以海洋世界作为创意背景,影片《地球四季》聚焦于森林世界:数万年以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来源;食草动物啃食嫩芽,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并且为植物繁殖播散种子;大型食肉动物遵循食物链促进能量流动,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毫不眷顾弱者,而森林却始终维系着动态平衡……贝汉镜头之下,迥异的森林世界和海洋世界一道面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观影者由此取得对于自己所栖居地球的直观了解。

  3、宣传环保理念

  唤起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贝汉拍摄“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的另一初衷。长期以来,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令热爱大自然的贝汉倍感忧虑:“人类如果不即刻着手保护大自然,终将成为地球的孤独者。”“五部曲”成形后观影者可以发现,其中的每一部作品对于环境保护主题的把握各有侧重。

  影片《迁徙的鸟》着重于呈现人类入侵候鸟生活领域所导致的后果。工业废料造成水源污染和候鸟食物污染,温室效应造成候鸟栖息地缩减;亚马孙河畔鹦鹉遭到捕猎;热带森林的航船装载着被囚禁的水鸟驶离它们熟悉的家园;灰雁陷入填满化学肥料的泥沼,无法离开;鹌鹑被收割机误伤,雪雁被猎枪击中,只好在废弃的车轮一旁喘息……上述场景与此前那些展现鸟类和谐生活的场景形成反差,从而引发观影者重视人类行为对于候鸟迁徙所产生的危害。引人关注的是,片中始终没有出现灾难电影中惯用的恐怖镜头,而是代之以较为冷静、克制的纪实镜头,提醒观影者重视鸟类保护工作。

  “温和的警示”这一叙事策略在影片中得到反复应用。片中一处长达四分钟的段落令人触目惊心。从远方迁徙而来的候鸟群纵然疲惫却仍然排成“人”字形队列向前飞行,期望在天黑之前赶到栖息地休息,可是狩猎者的两声枪响瞬间打乱了整齐的队列,候鸟纷纷坠落至湖中。此外,片中另一处段落同样引人深思。夜幕降临,鸟鸣声渐起,摄像机以俯瞰的视角与候鸟共同掠过暮色中的洛杉矶大桥等众多地标性建筑。这些地标性建筑象征着高度发达的西方工业文明,同时也暗示危险即将来临:城市滚滚浓烟中,迁徙的候鸟前途未卜。两个段落先后出现,一同告诫观影者,人类社会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今日候鸟的结局也许就是人类的未来。

  与影片《迁徙的鸟》不同的是,影片《海洋》着重于呈现人类活动如何导致一些海洋生物濒临灭绝。谈及拍摄这部作品的动机,贝汉直言:“我必须要做点什么,用电影艺术来保护环境、保卫自然。”出于这一动机,片中多幅画面展现了过度捕捞导致鱼类数量锐减的现象,用以唤起观影者环保意识的觉醒。

  电影开篇处有一个特殊的场景,在海洋灭绝动物展览馆里,年幼的儿子向身为海洋学家的父亲提问:什么是海洋?父亲感到十分尴尬,无法回答。孩子天真的提问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比,留给观众深思的空间。在影片中段,贝汉作为画外音提示观影者留意海洋生态危机的存在:“人类活动的痕迹污染了沿岸和深海。河流犹如海洋的血管将人类污染物带入大海,将毒素散播于无垠的海域。”影片临近结尾,贝汉再次作为画外音提示观影者重视海洋生态危机的后果:“面对海水污染,所有的动物都感到无能为力,濒危物种的呼喊无人理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居于人工世界,而人类只能前往动物园或巨大的水族馆参观昔日多元生物的可悲遗骸。”

4、讴歌生命价值

  如果说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触及生命的本质,那么“五部曲”所讲述的内容则是不同生命形态的美。

  影片《微观世界》呈现了一幅“和而不同”的美妙画卷。在水面翩然起舞的疟蚊,整齐划一的毛毛虫队伍,还有奋力向前推粪球的蜣螂……奇妙的动物世界因生命的多样形态显得如此恬静。跟随雅克·贝汉的镜头,我们徜徉在丛林不为人知的角落,与微观生命共同经历二十四小时的生活:蜉蝣是与地球同龄的原始昆虫,它们的生命以小时计量,也是地球上寿命最短的动物;小天牛力大无穷,不仅具有超凡的臂力,更有倔强的脾气,可以因为一件小事耗费半日光阴。昆虫与人类一样,弱小的躯壳之下拥有复杂的情感。生命自由,万物平等,《微观世界》体现了生命的崇高与美好,构成一首动人的生命赞美诗。

  影片《迁徙的鸟》则堪称一部以候鸟为主人公的史诗。迁徙是候鸟的本能,更是它们的生存方式。片中候鸟不仅形态各异,性格也不尽相同。它们遵循各自的方式进行迁徙,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度过一生。影片通过讲述候鸟迁徙的故事揭示出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变化,表达了对于不同生命形态的尊重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影片《地球四季》近距离呈现动物的生存状态,满足了观众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在泥淖中跋涉的野猪叨扰了青蛙的惬意生活,转身之后很快就被凶悍的狼群围捕;鬣狗遗弃的动物残骸上,秃鹫等腐食动物正在饱餐……片中镜头跟随动物的一生,在对于动物的观照中启迪人类反思自身在生命长河当中的位置。

  人类应该怎样看待生命?应该怎样和大自然共处?通过讴歌生命之美与生命价值,“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为观影者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回答。

  纪录电影作为一项大众传播媒介,往往成为电影创作者呈现时代风貌、影响公众认知的重要方式。在三十余年的纪录电影生涯中,雅克·贝汉写就世界自然纪录电影史上划时代的篇章。

  对于我国观众而言,雅克·贝汉的纪录电影作品成为数代观影人的回忆。那些有关地球家园的长镜头画面,富有诗情画意的叙事铺陈,无不引人共鸣。自20世纪90年代起,贝汉应邀与我国电影人共事。担任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顾问与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委会终身荣誉主席期间,他表示:“在这个快步迈向现代化的时代,中国纪录电影制作者应当致力于保护本国的优秀传统,把它发扬光大。”当下我国生态纪录电影正处于发展时期,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纪录电影中独树一帜。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人,贝汉不仅为西方观众创造出美好的影像,同时还为我国纪录电影的发展,尤其是生态纪录电影的创作带来积极启示。

  (作者:宋心怡,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纪录电影导演雅克·贝汉: 用光影谱写自然世界的交响曲》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拉斯维加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极简处,恰是丰盈时

美文故事 6小时前

赏读 | 阅己,越己,悦己

美文故事 6小时前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