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17:39
华人号:西部文学永寿以槐为名,以槐为媒,以槐为友。
永寿县誉为“槐乡”,境内有40万亩的槐树林,是一座天然屏障。因此,又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永寿的槐树,多是刺槐,也叫洋槐。刺槐是外来植物,因而又名洋槐。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刺槐原产北美洲,中国于1877年至1878年由日本引入,由于这种豆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花期来得早,花香浓郁。永寿的槐树,生长在沟壑蜿蜒之间,也就是永寿人说的“页(xie)梁”上,这里的槐树有人工栽植,也有“飞播”的,油然而生连片成林。如今,也成为了永寿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永寿人喜欢槐树,不仅仅在于槐树对永寿织造了固沙防尘的天然屏障,也不局限于槐能遮阴,更在于对槐花飘香的期盼。
永寿的槐树发芽较晚,一般在四月份中下旬,槐花树渐吐新绿,黑黝黝的槐树枝干,被细碎的白花日渐点缀。不几日,洋槐树枝就挂满了白色的花,像蝴蝶飞舞,为乍暖还寒的时节奉上了一缕清香。这时候。永寿到处都是以“槐花”为主角,县上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永寿槐花旅游文化节”,乡亲们总会提一个小篮子,用竹竿把一枝枝盛开的槐花打下来,一串一串的,像风铃。
洋槐树干较细,枝条虬曲,缺乏国槐的稳重与肃穆,也缺乏榕树的亭亭如盖,但成串的白花如璎珞,如青铜摇钱树上的“挂挂钱”,它们迎风飘香,又似乎要随风而去,有一种别样的韵致。有首民歌《槐花几时开》唱到:“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你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这槐,正是洋槐。
槐花产的蜂蜜很甜,产量也高。永寿人称它:“永寿槐花蜜”,也是被县上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深受外界朋友喜爱。好客的永寿人还会用含苞待放的槐花骨朵制作成各种佳肴:干蒸、包饺子,或者做槐花炒鸡蛋、槐花饼、槐花麦饭……,来招待来永游玩的人。
槐花对于永寿人来说不仅是触手可及的美,可以直接采食,让人唇感那种清甜,勾起人们对童年和韶华的回忆。也是吉祥福瑞的象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成就了“槐乡永寿”这一区域公共品牌。
槐花落尽,一如月光在梦中撒银。“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树的价值,不只在于成为笔直的栋梁之材。枝干虬曲的槐树安静地待在永寿页梁沟壑之间,鸦雀、走禽也许会飞上枝头或停驻树下。在它们的阵阵叫嚷声里,槐树露出是时光的轮回……
"槐"字与"晦"字读音相近,"槐树"就是"晦树",表示树冠晦暗,正因为槐树的这个特点,人们喜欢在槐阴下乘凉聚会。但也有认为“槐”,就是望怀的意思,人们站在槐树下怀念远方来人,想与来人共谋事情。正如:“槐乡永寿、常来长寿”寓意吉祥、福瑞,寓意思乡、怀乡之情,更寓意和谐、共生。
(永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巨育新)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