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國際刑事法院淪為西方政治工具

2025-04-01 16:02 阅读量:2.4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香港

何志平

近日,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菲律賓機場被國際刑事法院(ICC)執法人員拘押至荷蘭海牙受審,不僅聚焦國際社會關注,還引發菲律賓民眾示威抗議。許多人不甚清楚國際刑事法院是何機構?是否為聯合國下屬組織?又與國際法院(ICJ)、國際刑警組織(ICPO, Interpol)有何區別或關聯?國際刑事法院如何能在菲律賓2019年正式退出之後,堅持指控杜特爾特任期內涉嫌「反人類罪」而進行「跨國追責」?背後有何貓膩?

ICC與聯合國只有合作關係

國際刑事法院(ICC)是根據1998年簽署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設立的永久性獨立國際法庭,2002年7月開始在海牙運作,旨在對個人侵略罪、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及戰爭罪等嚴重罪行進行審判,主要職能僅在國家司法系統「不願或不能」有效追責時介入,遵循「輔助原則」,但不可替代國家司法主權。

國際刑事法院並不隸屬於聯合國,與聯合國只有合作關係。截至2015年10月,全球134個國家簽署《規約》,最終獲123個國家批准生效,而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美俄三國集體缺席(其中美國於2000年12月簽署《規約》,但在國會批准前取消;俄羅斯在2000年9月簽署後,俄議會一直未予以批准生效,2016年普京直接宣布退出)。

國際法院是聯合國六大主要機構之一,總部也在海牙,只據國際法處理國與國之間法律爭端,不受理個人法律糾紛。

國際刑警組織是1923年由194個成員國成立的政府間組織,是各國警察機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平台,專注跨國警務合作,打擊跨國犯罪,不具備直接執法或起訴權。通過發布「紅色通報(Red Notice)」協助成員國追捕或引渡嫌疑人,並非逮捕令,僅為信息共享工具,不摻和政治糾紛,具體執行完全取決於國家自身意願,實際效力受制於其政治意願和法律程序。

國際刑事法院與國際刑警組織無從屬關係。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審判,需依賴國家或國際刑警組織協助逮捕嫌疑人。如本次杜特爾特事件,就是由國際刑警組織協助發出紅色通緝令,菲律賓政府調動軍力直接配合執行。

欺軟怕硬執法雙標

國際刑事法院成立目在於伸張正義、為世界懲奸除惡,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一直被詬病執法雙標,欺軟怕硬,「充當了戰爭挑動者的政治工具」。

首先,需理清國際刑事法院的執法標準。執行的是什麼法?誰家的法?為誰而執行?

國際刑事法院的主要職能是補充性管轄原則,受理案件只有在國家不能夠或者不願意實施管轄時,才能作為最後訴諸手段,對核心國際犯罪進行調查和起訴。這意味着按補充性管轄原則,國際刑事法院是國家司法系統的補充,其管轄權應建立在國家同意的基礎之上。

如同國家憲法與國內地方法,憲法通常由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制定,是國家基礎性法律;地方法由其他具立法權機關或地方政府制定,是對憲法的補充和細化,不得與憲法基本原則相抵觸。國際刑事法院所管轄罪行具有特殊性,牽涉國家司法主權,國家主權大於一切,國家不樂意,「地方法」又如何能越俎代庖、越位「憲法」?

其次,執法雙標。截至目前,國際刑事法院在23年間起訴的50宗案件中43宗針對非洲和亞洲國家,其中多位在任國家領導人遭到指控,卻對美英等西方國家戰爭罪行視而不見。

非洲國家強烈不滿,非盟在2013年10月舉行特別峰會,討論國際刑事法院只判非洲人的問題。他們認為,非盟成員國元首在任期間都不應受到指控,也不應被要求出現在任何國際法庭。

2016年10月,布隆迪首先宣布退出《羅馬規約》。三天後,南非退群。隔日岡比亞也緊跟着退出,理由是國際刑事法院實行雙重標準,涉嫌「迫害和羞辱有色人群,尤其是非洲人」,指出2002年以來,至少有30個西方國家曾對其他獨立主權國家和公民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戰爭罪,但從未有一個戰爭罪犯被審判。國際刑事法院已成為「迫害和羞辱有色人群的國際白人法院」。

2016年11月,俄羅斯對國際刑事法院相關「格俄衝突」調查強烈不滿,宣告退出且嚴重質疑其未能滿足國際社會期望,未成為一個獨立而有威信的國際司法機構,諷刺「正義的標準取決於被告護照的顏色」。2019年菲律賓政府不服其對杜特爾特的罪名指控,也退出。俄羅斯並與南非、伊朗等十國聯署《反司法殖民宣言》,直指國際刑事法院已成「新殖民工具」。

ICC是西方強權政治的遮羞布

最後,欺軟怕硬,淪為政治工具。2020年底,國際刑事法院發布一報告稱,2003年英駐伊拉克士兵對至少7名在押伊拉克人犯下了包括蓄意謀殺等在內的戰爭罪。其首席大檢察官本蘇達說,我們進一步發現,多層面的民事監督和軍事指揮失誤,導致英士兵在伊拉克犯罪。但報告最後一頁卻宣布此案完結,原因是「英國已採取了真正的行動來調查這些罪行」,他們只在發現一國無法或不願對所指控暴行採取行動時才會干預。然而事實是十年過去,英國未曾指控一人。

2024年11月,中東局勢升級之際,國際刑事法院又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前國防部長加蘭特,以及哈馬斯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迪亞卜·易卜拉欣·馬斯里發出逮捕令,指控其「犯有反人類罪和戰爭罪」。不過,此舉很快引發了以色列的盟友美國的不滿。2025年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威脅對國際刑事法院實施制裁。

美國長期反對國際刑事法院對其及盟友的調查,反通過制裁強力施壓。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23年,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及內塔尼亞胡的通緝,前者被西方媒體奉為「正義出擊」,後者在加沙炮火中淪為廢紙。但不約而同的是,二人仍自由出入多國。就像被菲律賓現政府送上國際刑事法院審判台的杜特爾特,其律師在庭審中當眾甩出厚達500頁的轉賬憑證,指控案件檢察官與菲反對派存在秘密資金鏈,以及菲禁毒後犯罪率暴跌73%實況,並出示美軍屠殺35萬阿富汗平民、致死伊拉克25萬平民、以色列炸死5萬加沙兒童的大量圖片,質問「哪邊更像反人類」?這種「選擇性失明」,讓眾多國家集體覺醒,國際刑事法院「只打蚊子,不打老虎」,不過是西方強權政治的遮羞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國際刑事法院淪為西方政治工具》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科特迪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