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22:37 阅读量:9k+
华人号:文舞霓裳【作者 楊秋生】高師大國研所畢業,曾任教於大學,為海外華文女作協創會會員,曾任北加州作協會長,現任西北華文筆會顧問。出版有童書、散文及小說。小說《摺紙鶴的女孩》曾改編為電影,《致女作家的十封信》列於全國巡迴文藝營書單,《22號公車》獲文苑文學獎、《夢醒情更深》及《個愛喝咖啡的女人》獲海外華文著述獎。散文《心中有愛》、《相思也好》獲海外華文著述獎及首獎。論文[試論融融《茉莉花酒吧》創作技巧與魅力]獲華文論文著述獎,譯書《神的名字》,列為大學宗教系參考書目。文章令跨及烹飪與園藝,國畫曾經數次獲得大型獎項。
1.
可欣望著眼前這位叫慕雲,比她小了一輪的文學女子,臉龐雖然有時會從之前凹陷得快露出骨頭形狀的慘白面容,像太空脫水蜜桃浸到水裡,慢慢飽和回來。但還是偏瘦,即使偶爾兩頰會染上胭脂的顏色。
她認識慕雲,是在朋友麗主持的一個電影讀書會俱樂部,有時討論書,有時討論電影。慕雲是個很安靜的人,平時穿著非常素淡,話也不多,長長的中分頭髮從兩側披下來遮住兩頰,顯得原本就瘦的臉更是單薄,一雙大眼睛黝黑晶亮,特別搶眼。她總是一個人安靜地坐著,很難想像一輪到她發言,便如江河奔流滔滔不絕。
幾次聽下來,可欣發現慕雲對書或者電影的解讀,不單條理分明脈絡清晰,見解獨到,評論往往比本文更精彩,既能畫龍點晴,還能提昇作品的層次,總讓人聽完之後反覆咀嚼,深刻反思,獲益良多。
有一次他們談論由村上春樹的小說《東尼瀧谷》改編的電影,大家積極地討論,認為村上春樹的作品風格基調太過輕盈,主角總在日常生活與超現實元素之間對話,不時浮現意識與情感的流動。這種現實與虛幻碎片的交錯,往往深藏著深奧的哲學與世界觀,基本上來說是極難以影像化的。而這部由村上春樹小說經過市川準的改編劇本而拍攝的電影,是藉由攝影機在場景與場景之間側邊推軌滑動,在用同一時段以固定的間隔拍攝一系列靜止的圖像,最後再快速播放整個序列,塑造出非等距的、生活的縮時影像,讓時間與空間在大量深淺不同低飽和的水泥色中同時推進,將寂寥的感覺推到極致,營造出村上春樹作品予人的感覺。可欣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無論是色調還是步調,都讓她想起慕雲。而慕雲孤獨寂寥的形象在大家深入探索內心真正的孤獨時,益發凸顯出來。
那天慕雲說得倒不多,異常地安靜,只附和有人提到整部電影散發的淡淡的哀傷時,輕描淡寫說那正是影響日本人甚大的物哀觀念。
讀書會結束後,慕雲起身離開,可欣很想追過去繼續和她談論村上春樹,但慕雲走得很匆忙,她只能站在那兒,看著慕雲走到對街、上車。車子在寒冷寂寥的十二月,揚起路邊的落葉,一路隨風飛舞而去。
事後可欣收到朋友寄來慕雲的補充讀後感:
哀莫大於心死。
最痛的悲傷,有時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更有時,最傷痛,便是自我放逐。
請一位像妻子的人來,然後請她不要再來,而後又試著打電話給她,這一來一回,影像很短,心理轉折卻是「千折百轉」。無聲,有時勝過有聲;靜謐,有時卻傳達出最深沈、最震撼的力道。
《從村上春樹探討日本人的「物哀」情緒》一文提及:村上春樹著作頗豐,當然最著名的莫過於《挪威的森林》,其書中那股「淡淡的憂傷」感動了無數人,有的研究者甚至將其與日本經典小說《源氏物語》相比,被認為是日本「物哀」精神的標誌—— 這正是那天最末我所提出的村上春樹的物哀情緒的觀點。
可欣讀著,腦海裡浮出了片段片段的電影畫面,伴隨著她自來喜歡的坂本龍一的音樂,前進與復返、前進復返。她不由想,暮雲的生活會像東尼瀧谷一樣的灰色,簡單純粹、安靜寂寥且日復一日嗎?
後來慕雲的臉色益發地難看,胭脂色再沒出現在她原來極為蒼白的臉上,甚至會微微泛著青紫色,顯得鼻梁更加高聳。她說話的聲音似乎也越來越微弱,從青紫色的嘴裡吐出來,講得很吃力,她聽起來也格外吃力,腦海裡冒出「氣若游絲」四個字,不由擔心慕雲是不是背負著不為人知的重荷?她深怕出現什麼事情,會成為壓垮暮雲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欣真想問慕雲,有什麼她可以幫忙的?但是兩人雖打過過幾次照面,交流得也頗為愉快,畢竟沒有面對面單獨說過話,貿然問她,是犯了美國人最大的隱私忌諱,她按捺下來焦急的心,除了祝福,毫無他法。
2.
再見面時,讀書電影會討論的是石黑一雄的作品《克拉拉與太陽》。
大家多半繞著什麼是愛、什麼是人心、稱之為愛芙克拉拉的機器人付出的愛與人類的愛有什麼不一樣?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打轉轉。或者說克拉拉的學習歷程,其實就是愛的歷程、整本書是在探尋人性與愛的真諦這一類的主題討論。可欣剛聽著,覺得十分有趣,但後來重複又重複的議題讓她開始覺得無味。忽然有人提出這是一本反烏托邦的小說,接著有人說這是一本寓言的神話小說,可欣覺得討論話題變得多樣而生動起來,精神為之一震,正想提出她一貫不一樣的視角與解讀時,慕雲忽然舉起手來準備發言。
「剛才有人提到《克拉拉與太陽》是科幻作品,廣義上你可以這麼說,但我覺得它更是一本以溫情的故事探討機器人『身份認同』的問題。這本小說的背景是置於未來,但從頭到尾沒有提到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所以這極可能是未來社會的一個極為普遍的構想。光是這幾年AI的發展就已經快到把我們全甩到後頭去了,到那個時候也許機器人早已全面融入我們的生活。智能機器人愛芙不只被賦予了人類的外在特徵,社會性上也在學習人的思考及行為模式之後最終擁有了和人類類似的特質,甚至到達精確到難以和人區分的品質。到時候我們的生活大概已經脫離不了機器人,機器人在社會關係中也會逐漸建構起一種『類似人』的身份。我認為這本書牽涉關於機器人的議題,不只揭示了未來機器人與人類之間複雜與微妙的關係,甚至可呈現至『互相依存』的關係,讓人們不得不去思考未來機器人在人類社會中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現在AI那麽發達,ChatGPT聊天機器人發展之神速,已經超過我們的想像,最近已經引發了道德上的爭議,這本書其實也是讓我們審視機器人以及我們人類本身所謂的人性與道德,我們人類是不是應該審慎面對將來任何可能性的發展?這真是一本寄寓了作者深刻的人文關懷的書。」
啊,慕雲說得太好了,未來機器人的身份定義是什麼?人類如何面對近乎人類的機器人?被賦予了人類感情與靈魂的機器人,是不是會發展成渴望有著與人類相同的身份認同?這些都是可欣讀完之後思考的問題。
可欣還沒來得及附和,慕雲又繼續說:「機器人對人類情感的學習與記憶,終將完美呈現『類人』的身份。這本書便是以愛芙克拉拉的身份和口吻來講述故事。我們都是跟隨著她的視角進行觀察,甚至能夠感受到機器人單純細緻體貼負責的內心世界,最終感覺克拉拉似乎有了靈魂。機器人與人類和諧相處是多麼美好的一個願景,但事實上真會如此嗎?現在許多人對機器人已經開始產生警惕與恐懼的心理,所以有人說這是一本虛幻的烏托邦世界,是有道理的。這本書裡克拉拉經過學習再像人類,她還是一而再再而三被人推開到一個邊緣的距離。她在人類的眼裡就只是一個來服務的機器人。單純、體貼、忠心、負責、無私的種種與相對之下人的複雜、背叛、冷漠、自私相比,讓我們更愛、更同情克拉拉一些,但她畢竟不是一個真正的人。即使喬西死去,她可以替代喬西繼續活著,她仍不能真正取代喬西,她甚至沒法被喬西的朋友視為『朋友』,她終究只是一個工具,是一個『物件』。克拉拉最終認識到無論她再怎麼精確地復刻喬西,她不過只是一台機器,她永遠無法取代在喬西家人及朋友心中的感覺和地位。但是石黑一雄這支筆太厲害了,賦予了克拉拉很多人身上已經丟失的東西,更為她注入了靈魂,讓我們寄情於她身上,覺得她比人還可愛可信。當她最後被回收時,我竟然為她難過不已!」
可欣讀過許多經典文學,Identity(身份/身份認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許多作品都涉及這個議題——我到底是誰?這是黑人或黑白混血兒在白人為主的社會成長與生存經常碰到的功課,其實華人在融入美國社會中或多或少也會面對身份認同的困境,但她卻很少聽到華人注意或者提及這個議題。
暮雲侃侃而談,可欣在她日漸慘白的臉上察覺出一種深不可測,不仔細觀察看不出來的憂傷與絕望。可欣心中雖為她的論點喝采,但心中也升起許多的疑問。慕雲是哪裡來的?她的本科系會是西洋文學嗎?她為什麼這麼神秘?她為什麼越來越瘦、臉色越來越難看?她的內心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還是她也遇到了身份認同的困境?
慕雲說完,大大地吸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軟軟的,幾乎再也動不了的樣子。
慕雲的讀後感像個震撼彈,可欣聽完深深吸了一口氣,能在這樣小小的一個讀書電影會遇見慕雲,真是太幸運了。她想著,下次討論的是比較不那麼嚴肅的作品《布魯克林的善納先生》。不知道暮雲又會與作品蹦出什麼樣的火花來?對生活相當忙碌的可欣來說,讀一本書都極為奢侈,每次都是趕在最後期限結束前勉強讀完,有時她還真恨不得日子過得慢一點。而這一次,她卻企盼著下一次的讀書會能早點來到。
在她的期盼下,讀書會的時間終於到了,她覺得有好多話想說呢,也更想知道慕雲有什麼奇特的想法?
那天,讀書會暮雲缺席了。
可欣頗為失望,少了慕雲,讀書會失色不少。
之後的讀書會暮雲仍然沒有現身。
可欣的心裡注滿失落,心懸在半空中,真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她相信一定有什麼事正在發生,將慕雲套在裡頭,思及此,她竟全身冒出冷汗,愛倫坡的驚悚小説在腦海裡翻攪一番後到她的胃裡繼續翻江倒海。她著急起來,忍不住四處打聽有誰和暮雲熟識的?但始終沒有任何線索,連麗都說暮雲只向她提到要告假,沒說理由。她不免感嘆,在美國,朋友就是如此疏淡!
3.
日子久了,可欣記憶開始變得極不真實,有時都不忍懷疑是不是真實存在過暮雲這樣的一個人?
那天讀書會她去得稍晚,才跨進屋裡,就聽到熟悉的聲音——是暮雲!
聲音明顯地比以前清晰而有精神,她四處張望,只見慕雲正和大家聊著天。這可是她從沒見過的事!
更令她訝異的是,那時時序雖已進入秋末,但在矽谷仍然暖舒爽,慕雲卻穿著粉紅色的喀什米爾毛衣,精緻柔軟的質材為她原本清瘦的臉龐增添了淡淡的柔媚感覺。
她覺得這樣的慕雲有點陌生,但也挺好的。
這一次她們討論的是電影《雲端情人》,一個經歷失敗的婚姻,對愛情感到心碎的單身作家,「遇見」了人工智慧系統OS1 Samantha,一個擁有自我人格意識,而且能夠自我成長的人工智慧(AI)系統。在未來科幻和傳統浪漫之中,作家和電腦系統展開了一段不尋常的愛情。
她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起曾經討論過的《克拉拉與太陽》,當時有人說那是一部反烏托邦電影,而這部《雲端情人 》 倒是創造了一個愛情烏托邦!大家對這部人與電腦系統戀愛的電影,不論是雲端世界全新虛擬的情人浪漫題材、劇情、想法或者服裝設計都談得十分熱烈,整個會場歡笑不斷。
人與電腦談戀愛?大家雖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在討論過《克拉拉與太陽》之後,現在認為這是未來極可能發生的一種現象。
慕雲非常投入,異於往常她多半講完便默不做聲,而是隨時隨地與人交換意見,興奮得兩頰緋紅。雖然她的臉還是看得出已有個年紀,可是時不時地會透出像是非常年輕,充滿著某一種嚮往的、熱情的神情出來,那幾乎是青少女才會擁有的既熱烈又迷濛的懷春意態,尤其是那雙原本就大的眼睛更像兩把燃燒的火焰,灼熱灼熱的。她還注意到慕雲的髮型也不大一樣了,大波浪往一邊梳攏,嬌態婀娜,嫵媚極了。
這是她所認識的慕雲嗎?
讀書會結束後,慕雲轉向她,雙眼定定地看著她,妖嬈一笑,可欣這才注意到慕雲眼睛畫了妝,很淡很淡,不注意看不大出來。自然深邃,柔和魅惑,可欣的魂幾乎都被那雙勾魂眼攝走了。
她勉強自己鎮定下來,淺笑頷首。
這怎麼回事?她真是她所認識的是慕雲嗎?
4.
慕雲家坐落在離矽谷中心只有幾哩之遙的一個郊區山麓城市,緊靠著矽谷正中心帕拉阿圖。她家圍繞著古典優雅外觀豪宅的前院和後院,沿著圍牆都種滿龍柏,中間則是空曠雅致的日系園藝設計。不但保持特有的隱私,並能同時擁有寬敞明亮的空間。從二樓主臥室的陽台望外看,整個矽谷盡收眼底,史丹佛大學的胡佛塔矗立眼下。這麼完美的居家環境,理因享受無拘無束自在無壓的生活。但是慕雲並不如外表看起來這麼幸運。他們原來住在台灣,先生家開了一家醫院,生活優渥美好。自從她的心臟出了問題,她先生便託人在矽谷買了這棟房子,希望她搬過來,在這裡靜養。
慕雲先生沒法離開醫院太久,僱了一個每天來半天的鐘點工幫忙做家事便返台了,大約一季回來一次。
說慕雲有心臟病,別說沒人相信,連她自己都不相信。她從來感覺不出身體有哪裡不適,直到她和先生結婚二十週年,他們全家到拉斯維加斯旅遊。擁擠的人潮、污濁的空氣、嘈雜的聲音,她毫無預警地倒地不起。送到醫院,檢查出來說是嚴重的重度二尖瓣逆流及三尖瓣逆流,左右心房及心室都已嚴重擴大,必須藥物治療。
兩個孩子隨著她搬來,大體適應得很好。一年之後老大唸完高中就進了加州理工的電腦科學系。過了兩年,老二決定步祖父及父親的後塵,申請到醫學院。
孩子離家後就慕雲一個人在諾大的房子裡生活,平常總是安靜地做個稱職的太太與媽媽,先生和孩子就是她的全部。突然之間處在空巢狀態,每天睜開眼面對的就是大到毫無生氣的屋子,空無一人的院子。龍柏將她困在安全卻靜到彷彿空氣都凝結不能呼吸的塔裡,日子變成了灰色。她也變成灰色,和四周的灰色融在一起。有時她的影子映在灰色系的冰河白大理石牆面上,她都覺得自己變成大理石的一部份。
慕雲有天寄包裹給東岸的兒子,從郵局出來在停車場碰到兒子高中同學的母親麗,才知道她兒子上大學後她在家辦了一個讀書電影俱樂部。她向來對讀書和看電影都很有興趣,自此成為麗家的座上客。但她平日多獨來獨往,即使每次發表感想,得到許多共鳴和讚許,讓她覺得很開心,但她還是不大擅長和幾乎半美國化的會員們打交道,總悄悄地來,悄悄地離去。經過藥物治療的心臟病情並不如預期的好,慕雲甚至還無端地昏厥過,要不是那時鐘點工在旁邊,直接打了911,她很可能連家人的面都見不到。這種毫無預警的倒地現象,如同將她判了死刑,她怎麼還能奢望在讀書電影會裡交新朋友呢?她已到了隨時會遇見死亡的情況,即使在讀書會也遇到幾位還不錯的會員,看得出她們很想和她再接近些,但她將自己隱在一堵厚實的高牆裡,沒跨出友誼的步伐。
她的心情越來越陰沉,無預警的昏厥休克本身甚至比死亡本身還可怕,因為那是不可預測的。
慕雲先生趕到美國,知道她的心臟絕無逆轉的可能性,也沒辦法做瓣膜手術,只有心臟移植一途。聽了心臟科醫生的建議,慕雲排隊等待心臟捐贈。
在漫長的等待中,時間是很難熬的,也許,她永遠也等不到一個適合的心臟。大家對她說話都小心翼翼的,怕傷了她,或犯了她的忌。她甚至想,是不是該去墓園買一塊地?或者,她能幹的先生早就幫她買好了?若她死了,她先生多久就會再娶?幸好孩子大了,後媽起不了什麼作用。無邊的寂寞,包覆著她,她都快分不清她到底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了?
慕雲的精氣神越來越弱,所有的精力幾乎都集中在每兩個月一次的讀書會。先生勸她別再去讀書會了,她堅持要去,那是她的精神寄託。而且她甚至決定要把她所有思考後的精華都分享出去。好像分享出去了,留在別人的腦子裡了,就如同她還繼續活著,和她們一起活著。
5.
塔吉鍋子裡散發著摩洛哥雞的香味,兩個回來過節的兒子早湊上來一左一右挨著她,說:「好香啊!」
「咦,媽媽不是中國胃嗎?怎麼會想到要做摩洛哥菜呢?」大兒子問。
「對耶,」二兒子附和說:「媽媽怎麼突然愛起外國菜了?尤其是地中海食物?」
慕雲的臉突然發燙起來,輕描淡寫地說:「營養師不是整天叫人要多吃地中海食物嗎?」說完急忙轉過身去東弄西搞,好像很忙的樣子。
心臟移植手術後慕雲常覺得煩躁不安,心裡彷彿一直掛著什麼事,卻又說不清。而後她發現她的中國胃不再,除了愛吃地中海食物,還對摩洛哥食物情有獨鍾。這樣的改變已經讓她很不安了,最令她驚懼的是她每天晚上都熱血澎湃,想要愛愛,往往憋得一頭大汗。她也變得愛漂亮,每天都很在意自己的外型是不是足以吸引異性,這和她的本性差得十萬八千里,而且是多麼令人羞慚的事。她越來越不像她了,像另外一個人,一個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她對這些變化恐懼得完全不知該如何處理,只能拼命壓抑、隱藏那個時不時要蹦出來的陌生人格。她更怕的是自己會消失,被另外一個她取代。萬一她變成另外一個樣,她先生還會愛她嗎?她盡量不露出任何蛛絲馬跡,不知是不是壓抑多了,晚上開始會做惡夢,老覺得有個清脆的女聲對她說「嗨」。最可怕的是的,她變得不大敢開車,尤其在十字路口要左轉的地方。每次要出門都很緊張,握著方向盤的手一路發抖。停好車,過馬路時腦中總是會出現可怕的煞車幻聲,雙手忍不住捂住亂跳的心臟。
「地中海食物很好呀,地中海人多吃魚,蔬菜、豆類、全穀物、堅果和橄欖油,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和蛋白質,的確是有助於保護心臟健康。」慕雲的先生不急不徐解釋,「其實摩洛哥食物不算是純地中海食物,摩洛哥菜的風味主要受到其歐洲和地中海鄰國的影響,但也融合了非洲,中東,甚至南美的風味,所以摩洛哥菜才具有多層次、濃郁口味的特色。」
「烹飪摩洛哥食物也會用上不少香料,像薑黃、紅椒、茴香,有的還會加上番紅花,這些成分在近年來也被許多國外研究證實有益身體健康,加上是用橄欖油烹飪,吃多也不怕造成身體負擔,也是不錯的選擇。」二兒子說,頗有未來醫生的架勢。
「會不會我之前胃口都不是很好,味覺也不敏銳?現在好像好多了。」慕雲哥顧左右而言他。
「做摩洛哥菜有個好處,一鍋到底。」慕雲先生愛憐地對她說:「我知道妳廚藝好,可是還是交給鐘點工作吧,妳還是要多休息,不宜勞累的。」
「我現在好多了,不是嗎?」慕雲說。
大家點頭稱是,半年來忐忑驚恐,罩在陰霾裡的心情,都因慕雲成功的心臟移植加上迅速的恢復能力而散去,終於撥雲見日。
其實大家都知道,慕雲心臟移植手術之後並不是完全沒有後遺症。外來的心臟就是一個侵入者,T細胞將它當成異物而攻擊,造成自我排斥。慕雲也歷經了發燒、咳嗽、發冷、血尿、皰疹等過程,幸好先生請長假,鐘點工改成雇用,慕雲胃口還可以,總算捱過所有難關。她還記得被通知心臟移植的那一天,她的頭腦很清楚,她必須先到醫院再次進行評估,是否準備好接受手術。醫院離她家很近,她卻覺得那條路好長好長,她彷彿聽到兒時縈繞耳際的蟬鳴聲,還有開得火紅豔麗的鳳凰花,那是離別的季節,她是懷著悲壯的心情到醫院的。
幸運的她,手術成功,不只活著出來,復原得特別好。經過休養、回診、調藥,生活一點一點回歸正常。先生及兩個兒子都鼓勵她在體力及精神狀況好的時候動一動,做點開心的事。年節一過,他們都得離開慕雲,回歸到自己的生活軌道。原本習慣一個人宅在家的她,偶爾竟然會冒出想要逛街、談場戀愛的衝動,讓她不免陷入混亂中。
這是她曾經有過的心情嗎?在她年少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她在夏天的夜晚,有時喜歡躺在陽台的躺椅上看著星星,伴著她的只有靜靜的風吹動松針的聲音,那似有若無的松針掉落的聲音總帶領著她走進時光隧道。也許,她曾有過這種浪漫的想望,但她搜盡枯腸在記憶之屋裡,也遍尋不著任何線索。
想要出去逛街的欲望隨著時間的轉移越來越強烈,慕雲沒辦法再按耐住想要出門的衝動,換上之前才買的黑色合身帶著些許小禮服味道的絲絨洋裝,外頭罩了一件喀什米爾羊毛長大衣,慢慢地將長髮挽起,仔細梳攏,別上黑色髮夾。她用髮膠將左側的瀏海拉成一撮一撮細細的瀏海,她對鏡左右覽照,從抽屜裡拿出化妝盒,嗯,眉毛要刷黑,眼線不能少,眼影要加深眼睛的深邃感。最後拿起睫毛捲,夾一夾,再上睫毛膏,左顧右盼,掛上鑲滿碎鑽的鍊子,整個人熠熠發光。
她剛過半百,心裡閃過男人常把女人特異行為都以M為藉口當笑話來說的念頭,一抹羞慚湧上心來,急急把項鍊取下來。但她想起曾經讀到過英國赫特福德大學教授的調查報告,三分之二的女人於M前會一時衝動買東西,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快將完結M的時期會購買事後悔的物件,她就覺得她不是特例。她對自己說,女為悅己者容是天經地義的,隨即再把項鍊掛回去,出門逛街。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