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疏肝清郁热,滋阴降虚火--一代名方帮您解忧除烦,消火安眠!

2025-02-18 12:37 阅读量:6万+

华人号:健康在线

您是否经常感到烦躁失眠、腰膝酸软,甚至胁肋隐隐作痛?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症状,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阴虚肝郁”的警报!今天带大家认识清代名方"滋水清肝饮",揭秘它如何从肝肾同治的角度,化解现代人的亚健康困扰。

01

方剂出处

滋水清肝饮源自清代医家高鼓峰的《医宗己任编》,脱胎于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高鼓峰深谙“肝肾同源”之理,针对阴虚兼肝郁化火的复杂病机,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巧妙加入疏肝、清热、养血之品,开创了“滋肾水以涵肝木”的调理思路。

02

方剂解析

组成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六味地黄丸基础)+ 柴胡、白芍、栀子、酸枣仁、当归、丹皮、茯苓、泽泻  
配伍精妙:  
1. 滋阴补肾:熟地、山茱萸、山药——填补肝肾之阴,从根源“补水”;  
2. 疏肝清热:柴胡疏肝,栀子、丹皮清肝火,白芍柔肝缓急;  
3. 养血安神:当归养血活血,酸枣仁宁心安神,茯苓健脾宁心。  
全方特点:

滋而不腻,清而不寒,疏肝不伤阴,堪称“标本兼治”的典范。

03

病机揭秘

阴虚+肝郁=身体的两把“火”  
中医认为,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久病耗损,易导致“肝肾阴虚”(肾水不足),阴不制阳则虚火内生;同时,肝气郁结日久化火,形成“肝郁虚火”交织的状态,表现为:  
- 阴虚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  
- 肝郁化火: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失眠多梦;  
- 兼夹表现:口苦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这类人群看似“上火”,但单纯清热或疏肝往往无效,需从滋阴固本入手。

04

病机揭秘

不止于“降火”的调理法宝  
核心功效:

滋肾阴、清肝火、解郁安神  
现代适用人群:  
1. 更年期综合征:潮热盗汗、情绪波动;  
2.慢性肝病(如肝炎、脂肪肝)伴阴虚者;  
3. 长期熬夜党: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4. 焦虑抑郁倾向:烦躁不安、胸闷胁痛;  
5. 高血压/糖尿病,属阴虚肝旺型。 

05

温馨提示

1. 辨证关键:本方适合阴虚肝火证,脾虚便溏或实火炽盛者慎用;  
2. 现代用法:建议经中医师辨证后调整剂量,可制成汤剂或丸剂;  
3. 生活配合:忌辛辣熬夜,适当练习八段锦、冥想以疏肝气。   



临床案例

  

卢女士,37岁,2022年10月12日来诊,自述失眠已久,烦躁,易怒经多次中西医治疗未果,经朋友介绍来诊。刻下症:失眠,烦躁,乏力,口干,口苦,肋胁疼痛,腰酸,腰痛,溲黄,便干,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郁化火,治宜疏肝清热,滋阴降火,养血安神,方剂滋水清肝饮加减,患者服用两天反馈失眠,烦躁,肋胁不适缓解明显,用药七剂后自述诸症全消,睡眠好,情绪稳,周身轻。

编者按:患者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生火,同时,长期睡眠不足,日久肝肾阴伤,肾水不足,阴不制阳导致虚火内生,两把火交织在一起,一派火热之相,如只疏肝清热,犹如扬汤止沸,不得解其源,自然乏效,如单滋阴降火,亦似隔靴挠痒,不解枢机关键,效果亦差,“郁火”、“阴火”同时兼顾,既灭燎原之势,又消复燃之根,临床显效亦是也!

滋水清肝饮将“补肾”与“调肝”完美融合,像一位智慧的调解员,既扑灭虚火,又疏通郁结。如果你也常被“上火又怕冷、烦躁却疲惫”的矛盾症状困扰,不妨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试试这份穿越三百年的养生智慧!


**(注:本文仅为科普,用药需遵医嘱)**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疏肝清郁热,滋阴降虚火--一代名方帮您解忧除烦,消火安眠!》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江苏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