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化中国行|古籍数据库频上线,更多江苏人有了“古籍书房”

2024-12-30 14:16 阅读量:7.4万+

华人号:水韵江苏

12月23日,“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正式启用,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免费浏览5000多部古籍全文的图像资料。

这两年,江苏各地古籍数据库陆续上线,让越来越多江苏人有了自己的“古籍书房”。数字化推动了“蒙尘”的古籍走向前台,让更多人有了接触古籍的机会,数字化的活化利用让人们对古籍精髓有更深了解,真正意义上唤醒了“沉睡的古籍”。

从网络版到移动端,江苏古籍数字化“全面开花”

12月25日,徐州文史专家于克南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脑里清同治《徐州府志》中的《徐州府城图》和《徐州府境图》,图中房屋如今很多都已不在了,但黄楼、文庙、鼓楼等标志性建筑仍可辨认。工作之余,于克南照着这些地图走访徐州城乡,哪座山有什么传说,哪个村子出了历史名人,都如数家珍,他还将研究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在报刊上。

徐州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张菲菲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目前徐州市图书馆完成38种地方文献、1.5万版徐州旧报纸的数字化,今年又完成了5000个筒子叶的数字化,其中很多被列入了国家或江苏省古籍珍贵名录。张菲菲认为,古籍数字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优先选择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善本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当我们谈到国家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家乡,甚至是家门前的一口井,村里面的一棵树。这些身边的历史让我们觉得很亲切,进而能增强对家乡、对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这样的选择与镇江市图书馆不谋而合,镇江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彭义介绍,他们从2014年起,针对当地读者使用率最高的地方史料和珍稀善本进行数字化,目前已经完成了500多部古籍的数字化。古籍数字化工作。江南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研究生王曦日常“穿梭”于古籍数字平台,她说,相较于以前奔波于各大图书馆,如今只需上网检索就能看到古籍的原貌,确实方便了许多。

古籍数字化不仅方便学者研究,也降低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对赓续地方文脉极为重要。随着江苏各地古籍数据库的陆续上线,越来越多人拥有自己的“古籍书房”。

11月初,“扬州市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上线了75部珍贵古籍,按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类丛部五个类别展示。读者不仅可以选择原图阅读、图文对照阅读、矢量对照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此外,金陵图书馆已建立南京金石总录、馆藏碑帖拓片、影像南京等数据库。无锡市图书馆建成无锡民国地方报纸全文数据库,常州图书馆上线了“家谱古籍数据库”,南通市图书馆完成了南通地方独有的两份民国报纸的数字化上网。

去年起,苏州图书馆上线了“移动版”古籍数据库,原汁原味呈现古籍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文检索、繁简转换,笔记注解等功能。今年11月底上线的《苏州全书》微信小程序,容纳了嘉靖《吴江县志》《三松堂集》《晓庵遗书》等苏州古籍,让读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深入了解“典籍中的苏州”。苏州市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孙中旺认为:“古籍以电子书的形式面向读者,既避免了古籍在使用中的损耗破坏,也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便利程度,让古籍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记者获悉,今年4月,由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起草的《苏州市古籍数字化与开发利用规范》正式发布,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出台的古籍数字化地方标准,标志着苏州市在古籍数字化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

数字化“活化”,让更多古籍精髓被百姓知晓

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让古籍里的故事和思想被理解并传承下去,才是古籍数字化的最终目的。

在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上,古籍能见度越来越高。他们将从古籍里发掘与当下热门话题的契合点,引发了读者共鸣。

南京图书馆从美食类古籍短视频入手,将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中的美食记载“翻译”成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以康熙御笔朱批、满文手写版《几何原本》为蓝本,基于“康熙的数学课本长什么样”的话题制作短视频,由浅入深地勾勒故事。首都图书馆的《万寿盛典图》以“二维动画”的方式,再现清朝时期北京城的城市景致和市井百态。抖音创作者山白一步步还原了《天工开物》“治丝”“调丝”,用“腰式机”完成织布的全过程,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书中记载的传统技艺。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史星宇认为,古籍传播最大的难点,在于突破原有固有的读者群体,使它被更为广阔群体所知晓,但在制作过程中也要平衡知识性与趣味性,强化与读者的互动。

此外,VR、AR、元宇宙等新技术也唤醒了更多“沉睡的古籍”。南通大学图书馆采用三维虚拟漫游技术建设“张謇虚拟博物馆”,赋予读者沉浸式体验。南通博物苑打造了“张謇主题文物史料知识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张謇从1895年到1922年间实业救国的经历清晰地呈现出来。针对古籍易损、无法翻阅等问题,超星集团制作3D古籍,让读者可以线上体验翻阅古籍。面对古汉语理解难度大等挑战,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古汉语大模型,读者可以在这里进行诗歌、拜帖、祭文等古文创作。

古籍数字化,还面临哪些困境和“瓶颈”?

尽管古籍数字化近年来全面“开花”,但仍然面临不少困境。

对于地级市图书馆来说,经费和人员紧缺是当前主要挑战。彭义认为,古籍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最大限度提取文化信息,又需要确保古籍不受损害。要通过非接触式专业古籍扫描设备采集古籍数据,形成图像文件,再进行识别标引,建立古籍数字化数据库。遇到些无法识别异体字、避讳字,还要人工矫正。一套流程完整走下来,需要古文献学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甚至古籍修复人才的相互配合,靠完全自主建设非常困难。而如果采取“外包”方式,又需要数量不菲的经费。

“当前各地古籍数据库建设,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古籍的呈现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整合。”张菲菲认为,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古籍数字化项目”,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进行古籍数字化,有利于解决标准不一的问题。还有很多业内人士反映,部分古籍开放程度不足,尤其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只对本校师生开放,不利于古籍的全社会共享和利用。

古籍数字化将古籍从库房拉到“云端”,但如果活化利用不够,很容易将古籍束之“数字高阁”。记者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普遍反映,从事古籍活化的主体数量较少、力量分散、单兵作战,顶层设计层面缺乏统筹,在人力、财力和技术上面临制约。

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周云岳调查发现,如今古籍活化大多集中于文史题材,对于中医、科学等领域呈现较少。前不久,他们以陕西方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明代发明家王徽及其设计的机械“自行车”,并用乐高组件手工复刻了一辆古人自行车,古今对比反差吸引了很多观众点赞。周云岳认为,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尚未进行有效的数字化呈现,如何克服技术难关,活化更多题材的中华典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记者 周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化中国行|古籍数据库频上线,更多江苏人有了“古籍书房”》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江苏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江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