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华盛顿中文邮报 | 夜幕下的千年黄鹤楼,璀璨光影映照荆楚文化

(本报讯)随着夜幕的降临,华灯初上,屹立在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在璀璨的光影中显得更加雄伟壮丽。4月13日晚上,来自全球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及国内多家媒体代表参与了“追梦中华・知音湖北”2025海外华文媒体荆楚采访活动,共同见证了这座千年文化地标的魅力。

在夜色中,黄鹤楼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将古今交融的美景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辉煌,每一盏灯火似乎都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昨晚的活动中,海外华媒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感受这场荆楚文化的盛宴。黄鹤楼作为荆楚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次活动不仅让代表们领略到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心。

在璀璨灯光的照耀下,黄鹤楼如同一座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这场荆楚文化的盛宴,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为江南地区著名的古迹之一,黄鹤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3年的东吴军事要塞时期。其建筑形制历经唐宋明清的演变,从最初的军事瞭望台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诗意象征。眼前的这座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重建的五层攒尖顶楼阁,高耸入云,72根立柱支撑着层层飞檐,金色的琉璃瓦在灯光映照下宛如羽翼凌空,恰似“黄鹤振翅”的古老传说再现。

媒体团成员们驻足在楼前,细读镌刻在廊柱上的楹联诗词。有人感慨道:“小时候读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的诗句时,就曾想象过它的模样,如今终于亲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唐代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成为了文人墨客登高咏怀的灵感之源,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

登楼远望,武汉三镇的夜景尽收眼底,两江交汇处灯火蜿蜒如龙。而此刻的黄鹤楼,正化身为一座“会讲故事”的光影剧场。激光投影在砖瓦间勾勒出唐宋诗人的泼墨挥毫,声光电技术再现了“黄鹤归来”的神话场景。游客们伸手触碰墙壁,便有诗句如流水般在指尖流淌。

“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 采访团成员在体验互动展项“诗壁寻踪”时赞叹道,“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共鸣。” 夜游项目以“光影叙事”的方式重构了黄鹤楼的记忆碎片,一层层登楼,从三国烽火到盛唐诗韵,再到现代都市的繁华图景,建筑本身的斗拱、藻井都成为了投射历史的画布。

黄鹤楼的美在于它是凝固的历史史诗与流动的当下时光的结合体。离场时,采访团成员们频频回望这座光影中的宫阙式建筑,飞檐下的铜铃轻响仿佛与崔颢的诗句遥相呼应。读懂黄鹤楼便读懂了中国文化如何在传承中永恒创新的故事。

文/慕容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华盛顿中文邮报 | 夜幕下的千年黄鹤楼,璀璨光影映照荆楚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华盛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华人活动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