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央广网聚焦!上下杭古厝有了“身份证”!

2025-04-22 15:09

华人号:一线台江

央广网聚焦!

福州为古厝上“身份证” 

促进古街区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古厝是城市的“根”与“魂”。福州的古厝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凝结着“老福州”的记忆。但这些古厝多为土木结构,难以按照现行规范办理各项建设审批及验收手续。

三坊七巷。石美祥 摄

“无证”古厝无法“入市”,融入当代生活。如何为古厝办“身份证”,推动古厝活化利用,成为摆在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等多部门面前的难题。

难点

须为古厝“量身定制”

规范性文件

保护古厝,是福州上下的共识

但“保下来”后,如何“活起来”

却是近年来多个部门

心头的“难点”

“比如,福州古厝多为木结构、土木或砖木结构,像夯土墙承重、空斗墙承重等特色建筑结构体系,现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及验收体系没有可执行的依据。”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产权处处室负责人说,“这些都是古厝不动产权证办理的影响因素。”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叶诚 摄

近年来,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名城委组织编制完成《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陆续编制了三坊七巷、上下杭等数十个重要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了尽可能保留古厝原来的建筑形式和风貌,既能‘持证’‘入市’,又能符合安全、结构要求。”产权处处室负责人表示,“就需要在现有工作机制上,适当突破部分。”

这意味着,必须为古厝

“量身定制”一系列创新举措

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分历史建筑已经有了“身份证”。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2024年,福州市领导带队前往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学习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利用先进经验;邀请各职能部门多次深入实地现场踏勘,不定期牵头召开座谈会共同研讨,依托工作专班群,实时跟进督办工作进度。

合力

多部门协同打通壁垒

加速办证进程

于是,福州市两次修订完善古厝面积计算规定,纳入《福州市房产与规划建筑面积测算技术规程》;出台全省首个古厝办证指引,《福州古厝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指引(试行)》,明确了古厝规划、建设、验收、产权全流程审批办理要求;充分考虑古厝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差异,完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古厝建筑)办事指南》;制定古厝消防设计导则、消防审查工作导则等文件,对古厝采取消防联合审查制度和审验监管联动机制,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消防灭火设施均规定了适用场所和限制场所。

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分历史建筑已经有了“身份证”。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有了一系列针对性规范文件

审批手续如何推进

是下一个议题

“我们推行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确权登记处处室负责人介绍道“福州市名城委对古厝修缮方案审查后一并出具审查及验收意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接棒”,并联介入预审规划许可指标,同时出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核实及土地核验手续;市住建局顺序跟上开展消防验收工作及房屋结构安全性评估”。

为推进不动产权证办理,选取条件较为成熟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先行试点。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不动产和登记交易中心牵头,联合市住建局、市名城委等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实地走访排查摸底,了解古厝办证的难点堵点,详细掌握每个古厝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要求,以及每座古厝建筑榫卯、土墙等结构的特殊性,制定“一厝一策”,为后续办证奠定坚实基础。

烟台山。石美祥 摄

而到了“末端”的不动产登记环节,“我们中心提前介入、提前预审及验收,与项目公司探寻合理界定不动产单元,极大缩减审批时间。”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主任说。

成效

为盘活历史文化街区

带来了新可能

2024年以来

福州市已推动130处古厝

办理建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为84处古厝办理不动产权证

已办产权的建筑面积

超1.6万平方米

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通过推动第一、二、三批古厝办证,各审批部门在联动配合中形成顺畅的办理路径,为后续其他古厝“办证难”化解提供经验支撑,为推进更多古厝从“保下来”到“活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3月,共计已办理84本不动产权证。”产权处处室负责人说。

游客在三坊七巷内打卡拍照。林双伟 摄

“办证”不是终点,最终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

古厝的活化利用

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

有了“身份证”,古厝、历史文化街区就具备了资产价值,为资产盘货打下基础。“‘持证’古厝,不仅可以更好地出租经营,还具备金融属性,可进行抵押融资,这为盘活历史文化街区带来了很多新可能。”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宗地处处室负责人认为。

长期以来,古厝修缮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经由国企主导修缮、开发、经营,但古厝修缮价格不菲,商业价值碍于产权问题有待发掘。“具备产权登记条件后,可以土地出让形式,引入社会资本保护修缮、开发经营历史文化街区,这可让更多力量参与到对古厝的保护中来,不仅有利于长期对古厝的保护利用、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运作,更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国企的经营压力。”古厝保护有关专家称。

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据悉,2024年

福州市古厝办证工作

已入选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典型案例

及2024年下半年优秀典型案例

同时,被自然资源部

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来源:央广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央广网聚焦!上下杭古厝有了“身份证”!》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华盛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