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方鸣:冯梦祯的快雪堂(上)

作者:方鸣,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中国华侨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出版有个人专著《裁书刀》《曾是洛阳花下客》《庚子读画记》《秋之所望——黄公望的富春》《今夕何夕》《古石埋香——清印二十品》。

 

 

万历十五年(1587),在历史上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却专此写了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

 

万历皇帝像

 

黄先生讲,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沿循着黄先生的史学观,我在故纸堆里发现,万历十五年,还有一件浮城小事值得一书。

 

这一年考核京官,翰林院编修冯梦祯以“浮躁”谪官了,此时他已为官十年。这类事情其实算不上什么天下大事,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世味酸碱,然而,此人此事也可编入历史纪年。

 

冯梦祯本就不乐仕进,现在连乌纱帽都丢掉了,他反而感到一种解脱的愉悦,“不自知其欣欣欲狂也”。为了活得自在,他宁可甘于清贫,“富贵仍多忧,贫贱未足卑”;“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从此,他尽可演绎一个人的自由史。

 

冯梦祯像

 

万历十五年或是冯梦祯的觉醒元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

 

天下事,岂有了期?常苦罢官不早,不能读书学道,偿五岳之志,而今日得之,如倦得枕,如渴得浆,不自知其欣欣欲狂也。弟入仕十年,世味酸碱尽尝之矣。若买名青山,乞食朱门,死不忍为也。

 

个人的鸡毛小事虽不是天下大事,但个人的微历史才能构成史学家的大历史。冯梦祯已然如倦得枕而又如渴得浆,何事能令他情至如此呢?

 

冯梦祯被罢官了,他回到了西湖故里。现在,他终于可以去做两件事了,一是读书学道,二是偿五岳之志。

 

万历十五年,冯梦祯通读了一部镜光孤迥的佛学大著,此即北宋永明延寿禅师编纂的《宗镜录》,又名《心镜录》——

 

五月初四,阅一至三卷;

五月初五,阅四至六卷;

五月初七,阅七卷;

五月十六,阅十一至十三卷;

五月十九,阅二十一至二十三卷;

六月初一,阅四十六卷;

六月初六,阅五十九至六十卷;

六月初七,阅六十一至六十三卷;

六月十九,阅九十九至一百卷。

 

《宗镜录》

 

《宗镜录》义旨高悬,语润理玄,以禅演教、以教明心。此书冯梦祯已读过一遍,想要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自五月初四至今,共四十五日而终。但粗阅一过,尚期岁内再阅,至三、至四,以尽其妙”。

 

万历十五年,冯梦祯还要去偿五岳之志。他先是历时二十五天游览了天目山,展现在他的面前的是“此生平第一佳观也”:

 

醒时窗隙见白光晃耀,疑为雪。起,披衣推窗视之,则云气也。漫漫蔽空,如初开甑状,咫尺岩阿化为乌有,俨然白银世界。忽时明露峰尖,远翠可挹,乍开乍合,乍凝乍飞,倏忽万状。

 

天目山

 

返程后,冯梦祯开始写《快雪堂日记》:

 

余自丁亥游天目山以后,日所历,夜必记之,甚庞杂不次。今芟其什三为日记,每一披览,陈迹如新,省心寡过,亦一助也。

 

银烛夜阑,日月代谢,这本日记,冯梦祯一写就是十九年,一直写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最终戛然而止在他的生命的最后时分。

 

《快雪堂日记》的一则简介

 

冯梦祯去世的那一年正是乙巳之年,至今,时光已经流逝了整整七个甲子,四百二十个冬春。今天,到了这个世界应该记起他的时候。

 

2025年冬末的京城,虽然漫长的九冬迟迟无雪,但我却已望见,恰快雪晴日,在遥远的西湖孤山之上,坐落着冯梦祯的快雪堂,一曲阳春,雪乱红云,苔枝缀玉,辉映琳琅,“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也不知是命运给冯梦祯开了个玩笑,还是冯梦祯给命运开了个玩笑,被贬五年后,冯梦祯又复出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再过了四年,更升任了南京国子监祭酒,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官职为从四品。

 

唐元和十五年(820),大文豪韩愈也曾就任祭酒,他赋诗道:“峨峨进贤冠,耿耿水苍佩”。

 

韩愈像

 

可是,同是“峨峨进贤冠”的冯梦祯却并不开怀:

 

予本淡者流,夙好敦书诗。

得性在丘樊,随禄暂阶墀。

 

冯梦祯说自己本是生性简淡,素好诗书,心魂只在山水之间,做官不过是暂且的稻梁谋。确实如此,冯梦祯与传统官吏太不一样,他更像是一个淹贯经史的学者,或是一个超然不羁的诗人。

 

作为一个学者,冯梦祯博通群籍。我随手翻至《快雪堂日记》卷二,仅在万历十六年(1588)四月九日,即看到冯梦祯当日的购书记载,共二十二集:

 

买《宋史新编》《通鉴续编》《朱晦庵全集》《宋名臣琬琰集》《医说》东坡《地理指掌》《救荒本草》《梅宛陵诗集》《二程集》《全唐诗话》王十朋注《东坡律诗》《陈简斋诗》《金陵古今图》《刘静修集》《程雪楼集》《李古廉集》《愚庄集》《林公辅集》《苏平仲集》《程梅屋集》《郑麟溪家集》《祝枝山集》。

 

作为一个诗人,冯梦祯真可谓诗即人生;他又是一个诗学家,随吟一诗便有极高的诗品:

 

春色年年讵有涯,梅花将落又桃花。

如花更有娇歌女,尚少胡姬弄琵琶。

 

清·杨大章《金陵图》局部

 

即便看冯梦祯的日常随记,玩其笔意,都是情溢神流,诗迹斑斑。仍是例举万历十六年(1588)四月初九这一日,他在日记中断续写道:

 

雾起,稍晏,见云翳未净,日色惨白,疑之,俄而大晴……薄暮,云遂翳空,夜微雨,有无之间……卧,听雨。

 

阅《快雪堂日记》,冯梦祯每日必要记叙风雨阴晴或雪霁日色,如“雪消且雨”,“积雪如故”,“晴带微阴”,“间露日色”,“尚雪,园中积素皎然,大是佳观”,“雨,复雪,杂雨,至暮止”,“早阴,间洒微雨,午后开晴,夜月大佳”,“雪霁日出”,……

 

然则,这些天地气象,实不过是《快雪时晴帖》里所书之“快雪时晴,佳想安善”,而冯梦祯正是收藏这一名帖的曾经主人。

 

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珍迹,为大雪初晴时问候友人的一封书信,共二十八字,神乎技矣,最为佳绝,世称“二十八骊珠”。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认定此帖为王羲之的墨本真迹,“历代宝藏者也”,又书“快雪时晴”四大字赠予大画家黄公望,黄公望便因此绘写了传世名作《快雪时晴图》,后传之于元人莫维贤、张雨、黄潜、张翥、段天祐,直至明清各家。如今,蓬山远隔,《快雪时晴图》珍藏在北京故宫,而《快雪时晴帖》却是飘洋过海去了台北。

 

元·黄公望《快雪时晴图》(局部)

 

《快雪时晴帖》唐初御赐于丞相魏徵,传于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宋初为诗人苏舜钦和其兄弟苏舜元所得,后归宋代宣和内府和元代御府收藏。如此人间名迹,到了明代晚期,居然又收进冯梦祯的快雪堂,令其蓬壁生辉。

 

原来,冯梦祯的快雪堂即因此而得堂号;其诸本《快雪堂集》《快雪堂漫述》《快雪堂日记》,亦因之而冠以书名。

 

 

除了《快雪时晴帖》,冯梦祯还旧藏王羲之《兰亭序》的唐人摹本,而且,此本《兰亭序》居然还是褚遂良所摹。收藏界历来以藏品论英雄,冯梦祯亦如是。仅此可见,作为官吏、学者和诗人的冯梦祯更是一个旷世绝伦的收藏家。

 

《褚遂良摹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四十一位名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集,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书谱序》中,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称其为"真行绝致者也"。

 

冯梦祯收藏《兰亭序》,还不仅此一本。

 

《冯承素摹兰亭集序》

 

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二月十八日,又是一个雪晴日,冯梦祯“买金氏所藏《兰亭》,值三十金又杂费三两”。这样,冯梦祯便已入藏王羲之的两帧绝世珍迹。其一尚难,况其二乎?

 

冯梦祯身后,到了清中期,湖广总督吴荣光接手了此本金氏原藏《兰亭序》,时值已是四百金。据说,吴氏收藏各家《兰亭序》拓本竟多至六十二种。天外有天,连冯梦祯都要自叹弗如。我读过吴荣光的《望飞云顶》,那是人生的置顶感喟:

 

人间看似飞云顶,谁识云从顶下飞。

万水万山通指顾,一重一掩见依微。

 

就在冯梦祯购藏《兰亭序》的万历二十四年,还有非常一日:九月二十二日,冯梦祯邀诸友赏鉴了他所秘藏的另外三件世间瑰宝,天下观止,称绝三叹!

 

一叹冯梦祯所藏唐画《明皇弹琵琶图》。

 

唐明皇李隆基酷爱音乐,能作乐曲,唐代诗豪刘禹锡说他“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唐明皇还善打羯鼓,也喜弹琵琶,于是,便有唐人画此《明皇弹琵琶图》。然而,这幅画后来佚失,以致今人无法欣赏唐明皇弹奏琵琶的画面,又焉能不为冯梦祯所藏的绝世唐画称叹而叹惜!

 

唐明皇像

 

唯有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千百年来,依然遗风流韵,吟唱着当年的乐府。古今诗人共情《清平调·一》的“春风拂槛露华浓”,也同赏《清平调·三》的“沉香亭北倚阑干”: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二叹冯梦祯所藏《大令书》。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人称“王大令”,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淳化阁帖十跋》曰:“大令书神情散朗,姿态超逸,有御风飧霞之气,令人作天际真人想”。

 

东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冯梦祯珍藏之《大令书》亦为褚遂良所摹,元代书画家柯九思跋《褚遂良临大令〈飞鸟帖〉》云:“唐人所摹,具有元常遗法,足以知字画源流之有自也”,此中所言之“元常”,即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钟繇,可见冯梦祯所藏褚本《大令书》之珍,不免向若而叹!

 

三叹冯梦祯所藏马和之水墨《豳风图》。

 

《豳风》为诗经中十五国风之一,共有七篇二十七章。受宋高宗之命,南宋画院的钱塘画家马和之据《豳风》诗意而作《豳风图》。现存八帧诗画绘制耕织场景,其中《破斧》篇曾为赵孟頫收藏。

 

南宋·马和之《豳风图》

 

相类于《快雪时晴帖》,《豳风图》同样历经冯梦祯递藏,后又流入清廷内府,为乾隆皇帝珍爱并御题“苇龠余风”,所以,这又是冯梦祯与乾隆皇帝的一个隔世之缘。冯梦祯旧藏的《豳风图》,其静美的画面,古幽的风致,又如何能不令人叹观止矣!

 

马和之往后,元代画家林子奂也画过《豳风图》。欲观这两幅田园诗画,马和之的《豳风图》现藏北京故宫,而林子奂的《豳风图》,竟也随《快雪时晴帖》飘洋过海去了台北。

 

元·林子奂《豳风图》(局部)

 

朱弦三叹之后,能不喟然再叹!

 

 

对于冯梦祯而言,万历二十四年确是浓墨重彩的一年。然而,我的手指忽而滑过前页,我的目光又如流云一般回转,慢慢地飘落在冯梦祯的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间:

 

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初二,冯梦祯得宋拓《高宗临二王帖》;五月初五,得李思训《长江六月图》。

 

万历二十二年(1594)……(日记缺失)。

 

万历二十三年(1595)二月初九,冯梦祯携友去戏曲家高濂斋中拜观唐代诗佛王维的《辋川图》和马和之的《鲁颂》《商颂》二图。

 

宋高宗临《兰亭序》

 

且不说珍贵的宋拓《高宗临二王帖》,也不说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长江六月图》,同样不说马和之的另两图《鲁颂》和《商颂》,就只说王维的《辋川图》。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我原先只知高濂是冯梦祯的好友,写有《玉簪记》和《遵生八笺》,没想到他还是一个不得了的大藏家,居然藏有王维的赫赫名迹《辋川图》。

 

王维晚年归隐终南胜迹辋川,其辋川别业即其养志之所。王维与道友裴迪时而闲暇,遍游辋川二十景,啸咏终日,各赋绝句云尔。

 

如一日游至华子岗,王维漫吟一首《辋川诗》: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岗,惆怅情何极。

 

山风吹过,裴迪亦复唱和: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王维像

 

王维咏《辋川诗》,更作《辋川图》。原来,王维不仅善诗,而且擅画,虽然他是诗名掩了画名,但他认为自己的前世本是画师,“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辋川图》描绘了王维的理想山居情状,是其最重要的心灵之作。

 

在《唐朝名画录》中,唐代学士朱景玄描绘了《辋川图》的画面:“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元代鉴赏家汤垕《画鉴》亦评曰:“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

 

《辋川图》原绘于蓝田清源寺壁上,只是,唐武宗年间清源寺圮毁,所以真迹早已无存——竟如唐太宗死后把《兰亭序》带进了昭陵,世人便再不可见,传世惟有其各种摹本,如“虞临本”、“褚摹本”、“定武本”和“神龙本”。

 

自王维后,《辋川图》也代有摹本,其中尤以北宋郭忠恕摹本最著,此外尚有元代赵孟頫、王蒙、商琦、唐棣等人的摹本,自然,高濂的藏本也是《辋川图》的珍赏摹本之一。殊不知,古代大家的摹本俱是孤绝之物,这自然引来冯梦祯前去高濂斋中拜观,商榷风雅。

 

郭忠恕临王维辋川图 (局部)

 

然而,此中似乎还别有情由。

 

除却《辋川图》,历代大家还另有王维其他作品的临摹,如赵孟頫的小幅《雪图》,元代大画家王蒙的《剑阁图》,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所藏王维款《雪江图》,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所藏北宋画家赵大年的《临右丞湖庄清夏图》。

 

元·王蒙《秋山草堂图》

 

那么,到底还有没有王维的存世真迹?千百年来,收藏家们无不寻寻觅觅,难以释怀。水声林影,复又隐约传来王维的再一首《辋川诗》: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通向商山的幽秘之径,即使樵人也会迷途……王维写这首诗,也似给世界留下了一个隐喻和伏笔。

 

《快雪堂日记》偏偏缺失了万历二十二年的所记,令我等“樵人”难以探知深奥。可就是在那些迷蒙的光影里,冯梦祯竟得到了其收藏生涯的又一个永远的殊勋。

(接下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方鸣:冯梦祯的快雪堂(上)》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华盛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戍敦煌之宣文纪事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昨天 23:10

少君:烟雨南京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昨天 21:54

方鸣:冯梦祯的快雪堂(下)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昨天 21:37

Harvard in News on 2/23/2025 媒体中的哈佛

Harvard in News, 新闻中的哈佛昨天 20:35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