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22:35 阅读量:4.7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贵州五彩斑斓秋意浓,瓜果飘香粮仓满。
时下,行走在贵阳市乌当区的田野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割稻谷、摘辣椒、洗蔬菜……在黔中大地勾勒出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
今年以来,乌当区以“强省会”行动为主线,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为重点,持续强化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严守底线
强基固本开拓新局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撕掉了“绝对贫困”的千年标签。
胜利来之不易,抓主抓重防止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振兴的工作基础。
今年6月,下坝镇谷定村新寨组村民韦敬福的女儿突发疾病做手术,经医保报销后个人支付了4.9万余元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韦敬福家有4口人,他和妻子年纪较大,是家里的弱半劳动力,女儿35岁离异,本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如今,女儿生病瘫痪在床,家里没有了主要经济来源,再加上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韦敬福家返贫致贫风险加大。
9月,该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按程序将韦敬福家纳入了监测帮扶对象,并为其制定了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已为其申请残疾人证并每月补贴130元,同时按照6个月低保标准发放临时救助4962元,健康帮扶、义务教育帮扶、综合保障等帮扶项目正在申请中。下一步,还计划为其申请2025年庭院经济产业奖补项目,尽最大力度帮助韦敬福家渡过难关,防止其因病返贫。
近年来,乌当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等关键环节,补齐短板弱项,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政策,妥善解决群众劳动就业、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把“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作为衡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指标,推动全区100%落实帮扶措施,2024年春季学期资助学生1.9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资助脱贫人口参保2988人;成立住房保障巡查队伍,完成宜居农房改造532户;积极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全区现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9处,覆盖人口14.03万人。
坚持抓产业稳就业、促增收,截至7月底,全区储备项目352个,其中,2024年储备项目261个,安排实施项目21个,覆盖受益脱贫户监测对象2081户7083人次。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100%完成脱贫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稳岗就业,脱贫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5.05%和16.26%,充分反映了乌当区坚守防返贫底线任务的决心和能力。
因地制宜
农业产业百花齐放
“不好意思,刚刚给餐馆送鸡去了,让你们久等了。”在百宜镇洛坝村林下生态养殖基地,见到记者来访,负责人张跃平拄着双拐,热情地招呼着。
张跃平是乌当区水田镇三江村人,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2008年,他从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毕业。
2012年,张跃平决定回村创业。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租下村里20亩山坡养鸡,逐渐把养鸡事业发展了起来。2017年,张跃平在百宜镇洛坝村投资90余万元,流转300余亩林地,扩大林下养鸡规模。
“现在基地平均每年养殖3万只鸡,经营性收入300万元左右。”事业稳定后,张跃平不忘回馈社会,主动吸纳12名残疾人到基地务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与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建立该校畜牧水产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张跃平从“打工仔”到“创业者”的转变,是乌当区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近年来,乌当区坚持“以点带线、以线成环”,依托“蔬果药花茶”和生态养殖“5+1”山地特色农业,打造贵阳城郊现代农业示范产业环带,推动农业产业示范带连线成片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3年,乌当区“5+1”产业稳步推进,下坝镇谷坝村、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水田镇瓮蓬村等13个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引进贵州国创、友禾种业等企业发展种苗产业,建成玉米制种基地2000余亩;探索创新“一户一院一地”生产经营模式,新增种养大户49户、家庭农场22户、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升。
乘势而上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图景不可或缺的底色。
走进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鳞次栉比的布依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与金色的田野、白色的葡萄大棚、弯弯曲曲的通村路一起,构成了一幅和美乡村画卷。
每天早晨,在普渡河的流水声中,村民罗跃坤和妻子一个打扫民宿房间,一个准备农家菜肴,做迎接游客的准备。
“今年国庆长假,我家接待了80余名游客,平均每天有一千块钱左右的收入。”令罗跃坤没想到的是,他这个曾经的庄稼汉如今吃上了“旅游饭”,自打2014年和妻子在村里开起农家乐,他家平均每年增收10余万元。
近年来,马头村以全面推进农村“五治”为契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依托当地的自然山水、独特的布依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葡萄、西梅、梨等水果产业,游客纷至沓来,马头村还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乌当区旅居示范点”等荣誉。
截至目前,马头村共有农家乐31家、民宿42家,人均纯收入增至2.6万元。
羊昌镇平坝村和马头村如出一辙,皆聚力乡村旅游,从避暑旅居产业着手。
近年来,随着贵阳贵安“六爽”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爽爽贵阳”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快速提升,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平坝村抢抓机遇,凭借凉爽的气候资源和4A级旅游景区“花画小镇”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避暑旅居产业。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产业收入200余万元。
百宜镇红旗村则从山地特色产业着手。
该村围绕“蔬果药花茶”和生态养殖山地特色产业,引进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百宜实训基地,通过“院校+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示范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试点。
红旗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霞介绍,在基地的带动下,村里发展了百宜辣椒、折耳根、苦蒜和蓝莓、梨等产业,全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多样化,农民荷包越来越鼓。2023年,该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1.5万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乌当区以党建示范引领、山地特色农业、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群众增收等为抓手,切实解决农村空壳化、农业发展弱、农民收入低以及乡村环境差、治理难等问题,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实现乡村能致富、生活美、生产活的目标。
如今的乌当区,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黔中大地。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