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乡土的灵魂与灵魂的乡土

2024-06-27 17:39 阅读量:6.4万+

华人号:福鼎周刊

——摭评白荣敏散文集《来处》

林承雄

    多年前,曾为白荣敏散文集《走过乡间》写过评论。如今,他新出了散文集《来处》,无论立意、取材、剪裁、章法、修辞等,都更为娴熟老到了。细细品读之,有“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澄澈、凝重之感。有人说,诗歌适于青年,散文适于中年,或许因了阅历的沉淀与省思的汰洗,而使得为文更多一些别开生面的余裕的缘故吧。这本《来处》可以说是中年荣敏散文写作经验与实绩的一次集中检阅。

翻阅《来处》集子,它由“时光之山”“湖底的书香”“一杯茶的背后”三辑和一篇跋文组成,各辑的标题即是该辑中一篇散文的标题,书名即是第三辑中的一篇同名文章《来处》。跋文的标题“把乡土表现为具有灵魂”,可视为这本散文集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乡土是历史的,又是在场的;乡土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乡土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乡土承载着人情,人情滋养着文化,文化润泽着灵魂,灵魂认领并供养着那一方无法割舍的乡土。因此,人在乡土载体之中,得以生生不息;乡土的灵魂的再现,才得以绵延不绝。

如何把乡土表现为具有灵魂?我想围绕这一话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试做阐述。

    一、史料与见识

把乡土表现为灵魂,首先要溯其源流。这个“源流”即是乡土的渊深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根脉,它既凝缩在历史遗迹、文物遗存中,更隐藏于层累堆叠的史料里。而“溯”则是对史料的追寻、挖掘、梳理、探究、萃取、还原等的动态过程,它有赖于写作者的见识,包涵立场、态度、眼光、胸怀等。如何从纷繁芜杂的史料中掘取立意谋篇的材料,很是考验写作者的睿见卓识。

作为一名地方文史学者,长期浸淫乡土文史整理与研究而累积的丰富史料,为散文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而把乡土表现为具有灵魂的学术自觉与创作热忱,则为其执著的乡土散文写作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集子中与太姥山、东狮山、霍童古镇等闽东山水风物、人文历史相关的文章颇多。举凡神话、传说、方志、诗文等都成为作者辗转为文、陶铸新篇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此地争传太姥家》中援引《三山志》中的《蟠桃记》和《漳州府志》中的“太母”传说,诠释“太姥”之“姥”得名由来,探析“太姥”作为东南区域山神文化的一种集体符号的深广内涵。《太姥山间,大师们流连的身影》中如数家珍地列述郑樵、朱熹、谢肇等诗文大家与太姥山的相遇,历历在目地“还原”名山对名人的吸引、名人为名山而添彩的文化景观。《明末太姥之约》写谢肇与崔世召、周乔卿同游太姥山,由此引出对明代活跃于东南地域的文人网络的管窥,这种力图再现历史现场的尝试,对于当下于乡土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而言,无疑是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窗口。

史料往往是错综驳杂、繁复琐碎的,如何灵活而得体地剪辑史料,糅合编织,构建独具个性的文章?单凭写作者对乡土风物、地方文史的热爱,远远不够;还需要写作者深度开掘的意识与巧妙组织的艺术。小切口,深掘进,大视野,这种剪裁史料、命意结篇的运思模式,是《来处》中较多文本的一个显见的共性。

《当我们读太姥石刻,我们读什么》以太姥山古代至近代的石刻这一“活化石”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爬梳,撮取其典型个例,诸如“天下第一山”、水湖瑞草堂石刻、“闽藩少方伯黄公赐碑”、“游学海题刻”、碧山和尚的“玄琢奇崖”、纱帽岩石刻、陈五昌的四处诗刻等石刻遗存,来透视太姥山丰赡的历史文化与深邃的人文精神,进而上升到“我们读什么”的追问,点拨太姥游者不仅要欣赏其瑰奇雄伟的自然风光,更要去探秘悠久丰厚的人文底蕴。《绿雪芽:一株伟大植物的传奇》则以福鼎白茶母树——“绿雪芽”为抓手,撷取相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方志记载等,以拟人化笔法,追溯“绿雪芽”的前世今生,展现了福鼎白茶独具魅力的文化胎记,揭示其背后蕴涵的“大爱”。

基于日愈坚执的乡土文化自信,作者站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立场,孜孜不倦地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管窥前贤先哲、硕儒名士的思想、德行,以古为今用、化古开新的态度,阐发其精神风骨,以殷鉴当世。正因为有此高瞻远瞩,《来处》才把读者的视野纵深极大地拓宽了。

二、写实与虚拟

清人樊志厚在《<人间词乙稿>序》中说:“在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诗文写作,有意境者自成高格。境有虚实,意有深浅,虚实相生者,意方隽永。散文要敢于写实,又要巧于虚拟。写实,一是基于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感受,一是源自纷繁史料的爬梳剔抉而获得的相关素材。虚拟,是基于自身亲历体验与阅读积淀,运用想象和联想而构造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将写实与虚拟有机融合,使得形象、情感、思想、理趣争荣并茂,这是《来处》中多数文本的又一特点。

在淘漉、整合乡土史料精华要素的基础上,作者自如驱遣诗性想象,重构历史场景,从而极大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太姥三人行》追记的是熊明遇于明万历四十八年五月的太姥山之行,当然这是考据自史书、方志等文献的真实记载。这次与熊明遇同行的有孔方炤、方以智,这三个名人的一次邂逅,成为这篇散文的基本素材。作者由鸿雪洞和云标石这两处摩崖石刻,结合相关文献而生发一种“迷醉的想象”,想象熊明遇于万历四十八年三月、五月两次登览太姥而留下“云标”“鸿雪洞”两处石刻的经过,仿佛历史穿越剧一般,作者化身为导游引领读者去与古人同游名山。这类必要而合理的文学想象的介入,才能如林中清泉般给读者以翩翩联想,教人得以窥探太姥山悠久隽永的人文魅力。

作者在摭拾古圣先贤,回溯历史景观时,往往将“自我”前置于历史人物当时的处境中去,设身处地替笔下人物着想,这种想象“复原”的虚拟,使得叙述、描写焕发出浓郁的诗意。《南阳石刻》中有如下的文字:“……就在游朴15岁考取州庠生的那一年,游德去世,时年36岁。父亲浓得化不开得期望越发地在游朴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就像他们在南阳种下的树,一天天地成长,终会是一片茂密的林子。”这个片断中作者依据史料追叙游朴的身世,以第三人称视角描述青年游朴在父亲去世时的心理活动,这一想象是符合游朴的人生抱负与成长轨迹的。

《火红的身影》写景状物,虚实结合,意境幽远。如:“我看到,一阵又一阵的寒潮,魔鬼一样,迅速地来,带着一副狰狞的面目,用扫把一样的大手,扫过来……它把目标瞄准高大的枫树,施以魔法,让他们感到彻骨的寒冷。它扫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扫过大会岭,扫过龙川岭,扫过松龙岭,扫过岩庵岭,文成的七十多条山岭古道统统扫过。高大的枫树分明就是大山里的男人,面对寒冷,他们首先站出来,用自身当火把,在冬天里点燃,以至于七十多条山岭古道熊熊燃烧。”这一段用比拟、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寒潮横扫山岭古道上的枫树的场景,写实中间以虚拟,想象雄浑,凸显文成红枫古道之大美,为下文集中笔墨写火红的身影——一代名臣刘基的历史影像做了颇具隐喻意味的铺垫。

此外,写实与虚拟的圆融契合,则往往离不开写作者“思”临其境的评点。姜夔曰:“诗无不工,只是不精思耳。”正是由于“精思”过滤后的评点的介入,散文才实现了从“临境(触意)”到“拓境(展意)”再到“跃境(意飞)”的三级跳,给读者以审美愉悦。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基终于从痛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就像家乡古道上的枫树,那些鲜艳的色彩其实是一直隐藏在体内,现在褪去绿色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火红的衣衫。”(《火红的背影》)作者仿佛置身于刘基当时的境遇,以一个感同身受者的视角,将人物际遇与自然外物关联、耦合,展现了应时而出踏上辅佐朱元璋开基建国之路的刘基那昂扬的斗志与炽热的激情,取譬自然,寄慨遥深。

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说:“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一样。”离开了恰当的虚拟,单纯写实就难免生硬、枯涩;而脱离了必要的写实,一味的虚拟则会遁入子虚乌有的妄语空谈。打个不甚恰切的比喻,若说写实是散文苹果的“果肉”,则虚拟则是那诱人、丰沛的汁液。根植于切身的观察、阅读、体验基础之上的写实,引入虚拟的汩汩活水,散文才有充盈的诗意。

三、感性与理性

感性是指散文说塑造的人物,状写的景物,描画的场景等。理性,则指散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生命奥义等。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散文才有生命力。统观《来处》中的文本,作者不仅讲究自然风景、历史人物、人文遗迹等的鲜明可感的具象描写,更注重对风物底里的文化基因的破译与人物背后的精神要素的提纯,从而使文章不停留于浮光掠影的浅表的记游或状写,而能呈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

《时光深处的闽越国》以分水关为触发点,回顾其闽越国的悠久历史,其中有对分水关风景的简洁描写,更多的是对闽越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概要梳理。其中,对王审知在任时内政外交战略的概述与点评,融入了史论的笔法,读来颇有启发意义。比如“闽越之间的分水关及其防御墙,在战争的紧要关头也依然是一个和平的摆设”等评议,都可圈可点。《大厝的声音》叙述吴应卯花费十五年光阴修建成吴氏大厝的过程,展现“一代茶商的光荣与梦想”。文中描写了古厝丰富多样的声音,给人以精彩纷呈的听觉形象。但文章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深入揭示建房人吴应卯治业持家的理念——“必须用商业的收益来兴办家族的教育,培养子孙读书上进,试图诗书传家。在他的心底,似乎这些才是正道。”——在臧否乡土历史人物事迹德行的理性文字中,也彰显了写作者坚定而清晰的价值取向与精神执守。

作者的感性呈现方式并不泥守一格,在叙述顺序、描写笔法、意象架构、时空转换等方面都做了各具特色的尝试。《太姥山观星记》按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顺序记述在太姥山观赏星空的情景,其感性描写是纪实的;而《梦一样的马栏山》则以奇异的梦游情境,来展现马兰山文明的悠久、厚重;《莲花屿记》中既从视听感受角度描写海景、屿寺,更切换时空,插叙张煌言驻守沙关的履痕,重现那一幕历史深处可歌可泣的图景,于抚今追昔中抒发对英雄人物的感念。《石兰,老去的时光》采用意象组合的方式,抓住石兰村的古城墙、老树、古井等有代表性的物象,于写景状物中教人感悟那流溢于字里行间的乡情与哲思。

感性源自在场的深入而真切的观察,得力于灵动鲜活的描写。理性则派生于由表及里的本质探寻、意义阐发,借助于直抒胸臆的议论。《东狮山雪韵》叙写的是雪日登东狮山赏雪的见闻感受,文中用了不少笔墨描绘东狮山的雪景之美,例如:

“雪已经停歇了。天空很干净,扯起了一片片白色的云雾,好像山头上的雪在空中的倒影。低处山头的雪薄一些,掩盖不住依然峥嵘青翠的南方植物,看上去好像年轻人头上夹生的白发;但高处就厚一些,白色成为主色调,那些被覆盖的植物是老人还未全白的黑发,只那么一小撮一小撮的,很顽强的样子。”

这里主要从视觉角度用比拟手法描摹山头高低不同地带的雪色特点,景中融情,颇有余味。但作者并不停留在移情于物的浅层感受,而是于观照自然中去谛悟哲理,这时景语就不单是情语,更是引发理念的宣导,于是作者写道:

“我看出山头的绿和白其实就是两种力量的博弈。平淡和琐屑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平常如抬头即见的山头,审美疲劳,甚至心生厌倦,于是多么需要一场雪呀!人们对一场雪的需求,是渴望对庸常生活的反叛,是心灵的一次最好的放逐。”

这种哲理的宣泄因为建基于形象的景物描写,并且浸润着审美主体的情感之泉,而显得丰润、醇厚而不枯燥、浅薄。对于乡土的理性的烛照、洞察,才能在对乡土的感性的叙述、描写中捕获乡土的灵魂,从而为营构灵魂的乡土奠定坐标。

韩昌黎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能否把乡土表现得具有灵魂,仰仗于写作者自身修养的丰瘠。以深见博识去剔抉庞杂史料,以奇思妙想去贯通古今现实,以理性审视去剖析感性表象,这些素养都是作者在乡土研究与散文写作两方面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研习、修炼中逐渐丰厚并充实起来的。也因此,《来处》中的篇什要比《走过乡间》更为成熟深挚。乡土的灵魂(精神)要靠乡土生养之人去呵护,去汲取,去弘扬;灵魂(精神)的乡土才不致于流失、荒废、崩塌。惟有对乡土内涵的灵魂理解得越通透,才可能在散文的领地建构诗意的绝美的灵魂的乡土。从此意义上讲,《来处》为乡土文化散文写作指明了一条可以持续开拓的路径。

 

20240503上午改定于余闲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乡土的灵魂与灵魂的乡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