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日本文史漫笔377】在八柱灵园寻嘉纳治五郎与鲁迅的留学往事

2025-04-24 13:37 阅读量:4k+

华人号:日本新华侨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4月的松户浸在雨里,不是那种倾盆的暴雨,也不是那种疏落的微雨,而是绵密如织的春雨,纤细的雨丝织就一张朦胧的纱幕,把日本最大的市民灵园——八柱灵园笼罩其中。我们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前行,鞋底与青苔覆盖的地面发出细微的摩擦声。这座始建于明治时期的灵园,在雨幕中显得别有韵味。

园中的染井吉野樱已过了最盛之时,残存的花瓣在雨中飘零,像无数褪色的信笺,轻轻落在墓碑与石灯笼上。我们撑着伞,在迷宫般的墓区中穿行,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几经询问,终于在僻静的“5区1种5侧13番”的转弯处,寻到了那块墓碑——日本“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长眠之地。

雨水冲刷着墓碑上“嘉纳治五郎之墓”几个阴刻的文字,使其在昏暗的天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我们静静伫立,任雨水打湿裤脚。其实,此刻吸引我们前来凭吊的,不仅是这位将柔道推向世界的日本武道家,更是那个在近代维新的浪潮中,为中国留学生敞开大门的日本教育家。在这方寸之地上,历史与现实、日本与中国、武道与教育,种种看似不相干的元素,因这位长眠者的生平而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那块巨大的“颂德碑”嵌刻着嘉纳治五郎的生平。透过雨丝读碑文,我们看到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的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嘉纳治五郎出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在的茨城大学)校长,恰逢大清政府派遣中国第一批13名官费留学生赴日学习。当时的日本,对外国留学生的接收体系尚不完善,嘉纳治五郎受日本文部大臣西园寺公望的委托,承担起了培养他们的责任,成为日本有组织性对留学生进行日语教育的先驱。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为了深入对留学生进行语学教育,嘉纳治五郎又创办了“亦乐书院”,其实就是“日语速成班”。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扩招后的“亦乐书院”改名为“弘文学院”,迁到东京的牛込。外国留学生超过500多人。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他的毕业证书上写着“大清国浙江省周树人,从明治三十五年4月至本年4月,在本学院学习日本语及普通速成科毕业,以此作证。明治三十七年四月三十日。大日本弘文学院院长嘉纳治五郎(章)”。

鲁迅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那时“每日清晨,我们这些留学生都要和日本学生一起练习柔道,摔得浑身是汗。”嘉纳治五郎认为,体育是消除文化隔阂的最佳方式,因此他要求所有留学生必修柔道,并在训练中与日本学生混合编组,促进交流。

有趣的是,鲁迅最初对柔道并不热衷,甚至曾在书信中调侃自己“每日被摔得七荤八”。但多年后,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回忆日本留学经历时,却特别提到:“那时的训练虽苦,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的人相处。”

雨势渐歇,几只湿透的麻雀跳到墓碑上啄食花瓣。我想起弘文学院其它毕业生:陈独秀在此初闻德先生赛先生,黄兴在此结识日本志士。这座僻静的墓园,竟连着东亚近代史的经脉。墓碑旁不知谁放了一束新鲜的白色马蹄莲,花瓣上还凝着水珠。

离开八柱灵园时,樱花与雨水仍在进行最后的告别。回想嘉纳治五郎当年培养的7000多中国留学生,后来都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回想起他的柔道精神,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无数人;感觉到他“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理念,在当今这个充满隔阂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这里,不仅是日本一位教育家的安息之地,更有一座跨越国界的精神丰碑。(2025年4月24日写于千叶丰乐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日本文史漫笔377】在八柱灵园寻嘉纳治五郎与鲁迅的留学往事》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日本看点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