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11:04 阅读量:4k+
华人号:军事天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的志愿军文献馆,有一面照片墙,上面挂满了志愿军战士的照片。抗美援朝老兵朱俊贤的照片,就在战友们中间。闲暇时,朱俊贤会来到这里,凝视那些照片,回忆往事。
朱俊贤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69师207团的一名卫生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在中学读书的朱俊贤毅然投笔从戎,踏上保家卫国战场。
一次战斗中,朱俊贤救治了处于昏迷状态的朝鲜人民军一名少校。“我们都叫他崔少校。”朱俊贤回忆,在他照顾下,崔少校身体逐渐恢复,两人结下了真挚的革命友谊。
慢慢地,朝鲜的老百姓生病了或者在劳动中受伤了,也会找朱俊贤治疗。
让朱俊贤感动的是,1952年12月,所在连队移防,附近老百姓听闻消息,都赶来送行。
“他们不是送到村口,是一路送到10多公里外,拉着战士们的手,不舍得我们走。”朱俊贤说,几十年过去,朝鲜人民在冰天雪地穿着单薄的棉衣欢送他们的画面仍旧清晰。
回国前夕,朱俊贤再次见到了来为志愿军送行的崔少校。那天,崔少校将一枚象征友谊的勋章,别在了朱俊贤胸前。现场送行的人很多,朱俊贤隐约记得,当时有人把一封信塞进了他的背包。
这封信是用朝鲜语写的。70多年过去,信纸已经泛黄。朱俊贤说,身边的人都看不懂,几年后找人翻译了才知道,信里写的是“朝鲜人民永远记着志愿军,永远热爱志愿军。”
复员后,朱俊贤回到松江,在松江法院工作。勋章、信件……这些战场的印记,他小心翼翼地收藏在柜子里。
1990年,朱俊贤参与撰写松江县志时,在松江县抗美援朝烈士名单上,看到了一串熟悉的部队番号。
“李自勤,23军69师207团政治处干事,牺牲在马转里水在里,时间1952年11月……”“这不是我们部队吗?”经过多方了解,朱俊贤才将李自勤的名字和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安葬的战友对上。彼时,朱俊贤只知道牺牲的是李干事,经过这次整理,终于知道烈士名字。
几经辗转,朱俊贤寻访到昔日战友的老家,得知李自勤的父母兄长均过世,只剩下嫂子一人。
“我一定要把烈士的事迹写入松江史志。”面对烈属的泪眼,朱俊贤郑重承诺。
为了查阅资料、查证史实、寻找整理战友的遗物,他先后9次奔赴朝鲜。看到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老物件,他千方百计买下收藏,再捐给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特聘他为研究员,还颁发了“特约研究员”证书,感谢他捐献抗美援朝相关史料文物。有不少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朱俊贤从朝鲜战场和烈士陵园带回一些泥土,“就当是带他们回家了。”
收集战友照片,朱俊贤可下了大功夫。他先是发动志愿军老兵提供照片,再请专业人士进行数字化处理,而后将集体照片中的人一个个“抠”出来,扩印后放在统一规格的相框里。如今,他已经收集1000多位志愿军老兵的照片。
这些年,他四处奔走,收集了翔实的资料,整理出《上海抗美援朝战争烈士英名录》,牵头编撰10余万字的《松江儿女在朝鲜》回忆录,并绘制出作战地图,对牺牲战友的地点进行标注。
2013年,朱俊贤得知要修建上海志愿军文献馆的消息,兴奋不已,主动要求去当志愿者,并将自己珍藏的相关物品无偿捐出。
文献馆所在地离松江约70公里,乘坐公交需要好几个小时。为了方便工作,他索性住在文献馆内。即便偶尔回一趟松江,他也总是来去匆匆。
“劝他回去,他不回去。眨眼工夫,他就钻到库房里翻资料去了。”朱俊贤的儿子无奈道。
“如果有一天我的记忆也模糊了,还会有人记住我的战友们吗?”朱俊贤说,和在战场上一样,他必须分秒必争。
在文献馆里,朱俊贤每天忙碌而充实。他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与志愿军相关的线索;当义务讲解员,穿着老式军装向参观群众讲述战斗故事;辗转联系到2000多位上海籍志愿军老兵,搜集他们的照片和史料,丰富文献馆的馆藏;动手制作沙盘,生动呈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在朝鲜东线长津湖战役中敌我设阵布兵的态势。目前,文献馆很多展品介绍上,都有朱老的字迹:“金如黄烈士留下的血渍手帕”“彩色纸字已脱落的战旗”……
朱俊贤说,这些志愿军的名字不应该被忘记,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想再为志愿军做点事,让他们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铭记。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