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08:50 阅读量:2.9万+
华人号:文化圈儿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人称“伊汀州”。
清乾隆十九年正月十一日,伊秉绶生于宁化城关。
宁化虽偏于闽西一隅,但不乏名贤俊杰。北宋郑文宝之诗文书法,明遗民李世熊之气节文章,清雍乾间黄慎之诗书画、雷鋐之理学皆彪炳史册。
宁化伊氏一族为商阿衡之苗裔,世居汴州陈留。唐末迁福建宁化县。父伊朝栋(1729-1807)为乾隆间一代名宦理学名家,官至光禄寺卿。伊秉绶自幼秉承家学,从阴承方研习程朱理学及李光地、蔡世远、雷鋐等人著作,师承刘墉、纪晓岚、朱珪、朱筠等硕儒,又与一时名士广为交游,奠定了深厚的学问与书法根基。
伊秉绶36岁考取进士后在刑部任官十年,于嘉庆四年外放,任惠州知府。伊秉绶兴利除弊,纾解民困。他重视文教,于嘉庆五年六月,重建丰湖书院,延请嘉应才子宋湘主教,为广东四大书院之一。
“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东坡被贬惠州期间,创作诗文、书画甚夥。伊秉绶向来景仰苏轼,出任惠州,亦成就了一段“苏缘”。
嘉庆五年他重修了白鹤峰苏东坡故居,从墨池中得东坡“德有邻堂”端砚。嘉庆六年,他修缮惠州西湖之东坡待妾王朝云墓,并作文刻石,以示敬仰。“才为世出,功冠一时”,这是伊秉绶后期所临颜真卿《争座位帖》中的话语。所钤名章“西湖长”,源自杨万里“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那得休”的名句。
伊秉绶楷行草书师法东晋二王,唐代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宋四家及明代董其昌等,其中以颜真卿用功最深。北宋书法家米芾曾说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伊秉绶的楷行草书更是强化了这一特点:点画圆婉遒韧,笔势藏头护尾,弱化了颜体的提按幅度,多圆转,少顿挫,字形更加朴拙内敛。
不仅是篆籀气,他还借鉴了颜真卿楷、行、草夹杂的“破体书”。他三十四岁时所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帖》可证师承。
伊秉绶在此基础上参融篆隶古字、异体字,在体势上易楷、行、草的左低右高为横平竖直。形成朗润清逸而不失古雅朴拙,深邃宽厚中别有奇趣的破体书法新风。
嘉庆七年,一直仕途顺遂的伊秉绶被诬下狱。所幸,惠州士绅、百姓数百人联名为其鸣冤,始得昭雪。
出狱后,伊秉绶捐复授扬州知府。其时当地水灾频发,伊秉绶关心百姓疾苦,亲率下属全力抢险赈灾,民众无不称颂。伊秉绶也是一位对扬州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文章太守”。他力持风雅,提携人才。又致力于地方文化,留下了很多墨迹及历史文本。
杜甫诗云:“东阁梅花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伊氏父子也以梅花为性命,伊朝栋以“梅花书屋”名其斋,伊秉绶任扬州知府后以“东阁梅花”代名章。
嘉庆十二年八月,伊朝栋去世。伊秉绶丁忧归乡,开启了长达八年的故里生活。此间,他修建秋水园,教授子弟。闲暇钻研理学,常为慈善之事。
乾嘉年间,碑学渐兴。伊秉绶与其时碑学名家翁方纲、桂馥、黄易、孙星衍、洪亮吉、阮元等多有交往,较早就涉猎金石学研究及碑版书法的鉴藏,现今仍有不少经其收藏或题跋的碑帖传世。梁章钜称其“声华满京华,碑版冠当今”。
汉隶自篆书演变而来,伊秉绶的传世篆书不多,偶为之,率然而书,典雅中见豪迈。伊秉绶注重“以篆入隶”,他以缪篆笔法、体势、布局为之,其隶书字型方整端严中见巧思机趣,字内空间又极尽方圆疏密,欹正、收放之变化,可谓“清空高邈”,又融入颜真卿楷法、体势。《国朝先正事略》谓其“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与之不无关联;其款字以清瘦圆婉,飞动虚和的行草为之,与隶书形象大异却精神一也。沙孟海称其作品“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嘉庆二十年,62岁的伊秉绶赴京复官,途经扬州因病去世。当地人仰其遗德,将当地 “三贤祠”改称“四贤祠”,并祀伊秉绶。“一枝乍放雪初霁,不负明月能几人”。对于伊秉绶而言,一生为官、为人、为诗、为书,只求“不负明月”罢了。
总策划:陈 吉
总监制:郑智明
总统筹:叶建勤
总协调:陈 顺
艺术顾问:谭平国
艺术总监:罗方华
本集撰稿:罗方华
策划:王其标
监制:魏鸣瑜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