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生活,从审美开始

2025-01-01 06:30 阅读量:7.4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

蔡元培先生曾说:

“美育,是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中国人对美,总有着无尽的推崇.

审美之事听起来抽象,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中有更直观的诠释,诉说着审美的意趣。

人,要有审美之心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在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是尚美的民族,对美的追求和思考,多传承于自然哲学思维。

师法自然、平衡阴阳,不仅是对世间万物的态度,更是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观。

唐代诗人韦庄《访山僧不遇》,诗云:

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

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

中国人对美的向往,总是体现在生活的不经意处,深埋在人的记忆之中。

或许只是匆匆掠过时瞥见的婆娑树影,抑或是缭绕在鼻端清新淡雅、若有似无的茶香。

若生活中再无美学,人这一生是否太过潦草。

生活不一定要鲜艳,但要有属于自己的色彩。

只有懂得了审美,才能重塑自我、真正活着。

一个人有了审美之心,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看似无用之物、无心之作,在特定的时刻,焕发出照亮我们心灵的光彩。

自然——山水之美

明代诗人陈继儒常居山中,有客人问他,山中何景最奇?

他说:

“雨后露前,花朝雪夜。”

其实这些也不过是常见的时令变化,但在山中观赏,一时就鲜活起来。

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喜爱,或许是骨子里的天性。

陶渊明曾感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这些山水田园、林泉胜境,浸润着中国人的内心。

古人云:

“流水有方能出世,名山如药可轻身。”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皆自然之美,亦属文人之雅致。

青山绿水、幽林美舍,是中国人最高的生活美学。

许多人心慕山水美景,希望领略自然的四时之景。

良辰美景,春暖秋凉,或夕阳篱落,或明月帘栊,或青山当户,或白云可庭……袖手无言,逍遥自乐。

即或一时身不能至,亦是心向往之,这就是中国人对美的归崇。

诗境画意,自古便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哲学,也正是审美与生活的结合。

元代诗人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样的山水之境,写尽了中国人的一生所愿。

山水之间总是最理想的生活之地,古往今来却是少有人实现,因此,这念想便寄托于庭院。

植几株时令花草,随季节盛放、随时间衰败,满眼都是自然风光。

让人虽身居喧嚣闹市,心却生出山林之想。

生活——烟火之美

一个人对生活之美的领悟,源自对世间万物的欣赏,更显于居室、器物的营造。

古人尝曰:

“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

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

中国人的手巧,只用最简单平凡之物,创造出世间最精美的器具。

一几一案、一床一榻,陶瓷、木器、石雕、书画,如暗夜里最亮的星,熠熠生辉,慰藉着世人。

生活中的审美,却不止于这一器一物。

我们还可以从无数典籍、绘画、诗歌中,窥见自古时传承而来的中式生活之审美。

吴自牧《梦梁录》写道: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筑室集雅、格物寄情,让中国人对美从期待,转变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修行。

烟火之美更在日常琐碎之中,一粥一饭、一针一线,都在这人间烟火中无比动人。

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俗世人的内心。

诗人顾城说得好:

“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

希望在你匆匆的人生旅途中,能以美为信仰,活出一生明媚光景。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生活,从审美开始》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情感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