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中国文化报》专题聚焦:文旅出圈 青春河南

2024-06-26 08:59 阅读量:3.7万+

华人号:i游河南

规格高、内容多、形式新、国际范……近日,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郑州召开。这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展望与动员。这场盛会亮出了河南文旅耀眼的成绩单,也展示了文旅发展的澎湃动力。

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双轮驱动,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品牌引领,河南文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出彩出圈,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让“老家河南”的故事传遍四海。

敢于创新,开启旅游新蓝海

到河南旅游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扑面而来的时代新风,“敢于创新”是河南文旅这两年发展的关键词。新科技、新场景、新体验让各地文旅焕发新风采。在科技创新思维的驱动下,河南各地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孕育出众多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代表性项目。

这些大量使用现代科技元素的项目不仅各具魅力,还通过别具匠心的设计理念,为游客打造了极佳的沉浸式观赏体验,为河南文旅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作为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之一的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在红色砖瓦砌成的墙壁上,“郑州”两个字分外醒目,不少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念。

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是郑州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依托原郑州市油脂化学厂工业遗址建筑群建造。该厂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也是苏联援建项目之一。油化厂当年生产的中州肥皂和福乐尔香皂曾闻名全国,是郑州几代人的骄傲,也是难忘的“郑州记忆”。

园区内保存较好的苏式红砖建筑有3万多平方米,漫步其中,随处可见斑驳的红墙、锈迹斑斑的烟囱和水塔,空气中也弥漫着独特的肥皂香,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而汉服、花墙、街头涂鸦、文艺店铺等元素的融入,又使这里处处透着新潮与时尚。

与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一样,近日“上新”的项目——郑州市管城区的亳都·新象都市文化商业街区,既保留了历史风貌街巷肌理,又植入了年轻人喜欢的新业态。

据了解,亳都·新象东临3600年的商代城垣遗址,西临古老的文庙,由15处主题院落组成。项目占地约46亩,地上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市重要的中原传统文化主题街区。

近年来,河南省通过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着力塑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全省各地旅游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热点不断形成,新现象广受关注。从新增的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到发布的5条主题旅游线路、6条文物主题游径,河南文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5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河南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入列,再次彰显了河南文旅“破圈”的显著成果。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在多个场合强调,河南将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的方针,持续推动文旅文创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与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的建设步伐。他指出,河南文旅的目标是让“诗和远方”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窗口。

打造IP,构建文化新地标

读懂中国的重要一站,为什么是殷墟?

作为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不仅名列《世界遗产名录》,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是打开商王朝青铜文明的一扇大门。看过幽绿刚劲的亚长牛尊,才懂了中国人何以用青铜来命名这个时代;见过“青铜器之王”后母戊鼎,才明白中国何以有被称作“礼仪之邦”的底气。

殷墟是河南的一个经典地标符号。面对只被发掘了5%的遗址,接下来如何去探究深埋地下的“大邑商”,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时代课题。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除殷墟外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商都郑州的商代城墙遗址到洛阳的龙门石窟,每一处文化地标都是解读中国悠久历史的钥匙。

河南省积极打造文化地标,将其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通过甲骨文相关文创开发、研学旅行的推广、数字应用的普及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力争让“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成为全球游客的共识。

走进郑州的黄河文化公园,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华夏文明。这里不仅有壮观的黄河景观,还有一系列展现中华文明历史变迁的文物和艺术品。公园内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的龙门石窟更是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和修缮,石窟内的佛像和壁画更加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虔诚信仰。同时,洛阳还推出了以龙门石窟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这些传统景点外,河南还积极打造了一批新兴的文化地标。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以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了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游客可以在这里穿上宋代服饰,体验古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郑州的全景式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戏剧与文化遗址相结合,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立起文化地标,推动甲骨文保护整理、文创开发、研学旅行、数字应用、交流传播,逐步形成“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的广泛认知。要打造重量级IP,以“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为核心,在系统建构中形成IP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要拓展精品线路,围绕“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打造细分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文旅线路体系,全景式展示中华历史文化图谱。

持续发力,让文旅发展出圈出彩

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是河南全省层面召开的一次动员会、部署会。会上系统研判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挑战、总体趋势等,绘制未来一个时期建设旅游强省的“路线图”“任务书”。

大会内容丰富,包括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球旅行商大会、2024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启动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活动、共话AI赋能文旅新增量等活动。

这是河南省首次以申办制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大会的申办城市——郑州,聚焦“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主题,做了近一年的前期筹备工作。借助这次大会,郑州市持续推出了一批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初步实现“开好一个会,带火一座城”。

6月17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旅游强省建设行稳致远。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支撑,抢跑领跑新时代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赛道,走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路子。

为确保文旅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河南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新举措。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化遗产通过文创开发、数字应用、研学旅行等方式,被赋予新的生命。同时,河南正积极塑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重量级IP,进一步提升这些文化符号的国际影响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将有效解决文旅企业融资难题,为产业注入金融活水。同时,通过开通河南智慧文旅平台“一机游河南”、出台《河南省旅游民宿建设用地政策指引》,以及对数字文旅产品的扶持,河南逐步优化旅游产业的全链条服务,为市场繁荣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河南省接待游客5.1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4925.02亿元,均实现了同比显著增长。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河南省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当下,河南省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作为文旅强省建设的主旋律,将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让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来 源丨中国文化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中国文化报》专题聚焦:文旅出圈 青春河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