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河南讲故乡:省文联主席刘震云作《文学、哲学与故乡》专题讲座
2月27日下午,省文联主席刘震云在省人民会堂作《文学、哲学与故乡》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主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郑州美术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高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共2000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刘震云主席从古今中外的众多伟大哲学家谈起,无论是先贤老子、孔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对世界有着独特且深入的思考。哲学不是诘屈聱牙,而是用质朴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因此,应当考虑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做到“厚德载物”,即以深厚学问载动创作。刘震云主席指出,文学不仅仅是生活的反映,好的文学也当出现在“生活停止的地方”;优秀的作家一定要有学院派的见识与知识储备,对世界、对生活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要当知识分子而不是“知道分子”。
基于上述观点,刘震云主席进一步指出,文学的底色一定是哲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有哲学的支撑,语言艺术、文学修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背后思想的含金量。从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陈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仓央嘉措的《那一世》与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名句都做到了“功夫在诗外”,浸润着辩证的哲思。
讲到此处,刘震云主席还提到了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他认为AI不会影响到未来的文学创作。DeepSeek是一个大数据,它能把所有过去已有的知识进行融合,就像在国际象棋中,电脑是可能战胜人的,但要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再创作,这个肯定不行。他幽默地说,“DeepSeek知道《红楼梦》《西游记》怎么写,但永远写不出《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主席强调,所谓“文学的底色是哲学”,这并不是说要把文学写成哲学,而是说,在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他生动地解释道,“哲学是力图把这个世界说明白,但是这个世界总有一部分事情说不明白,既然说不明白,就需要文学艺术了。”
哲学总是涉及到思辩,刘震云主席认为,“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对和错,凡是争论都是相对的,争的无非是大对还是小对,是目前对还是长远对。”应用到文学创作中也是如此,角度和结构至关重要。刘震云主席以自己的中篇小说《新兵连》为例,通过新兵李胜儿的遭遇,进一步说明小说的人物结构如何考量一个作家的思辨能力。在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主席将目光投射到卖豆腐的、杀猪的、剃头的、染布的、破竹子的这样一群“平时不大爱说话的人”,他们万千的心事汇成无声的洪流,改变有声的世界。通过书写这些人物,小说呈现出哲学辩证的思考,尤其是意大利传教士老詹这一“外来因子”的介入,让这些“不爱说话的人”之心声自小说文本深处浮现。此外,刘震云主席小说中的“出走者”形象也同样值得关注,如《一句顶一万句》中的私塾先生老汪,因失去小女儿灯盏远走他乡。“介入者”和“出走者”这两类人物,不同于传统的乡土小说,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从世界看延津,用质子搅动原子般的张力让作品富有哲学意味。
哲学是文学的底色,也是生活的底色。在刘震云主席眼中,在故乡延津,村庄里的父老乡亲都是“哲学家”。刘震云主席拿自己的姥姥举例,姥姥不高,一米五的个头,但每次割麦都比别人快,有一次他问姥姥为什么最快?姥姥的回答是:“无非是我在别人直腰时,我从来不直腰,都是趁着别人休息的功夫,我又往前割了。”刘震云主席说,“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留给我最大的遗产。”
从《塔铺》《一地鸡毛》,到《1942》《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一直到《一日三秋》,老家延津是刘震云主席笔下永恒的题材。刘震云主席说,“有人问我,你是不是想像福克纳那样画一张邮票?我说我不是画邮票,仅仅是因为家乡他们吃的什么、用的什么,他们的笑容和眼泪,他们的话术和心术都在我的感情和血液里,我写起来比较方便。河南是我的老家,老家经年累月、潜移默化一直在滋养着我的成长和文学创作。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河南的味道越多,中国的味道就越浓!”
河南的风土人情滋养着刘震云主席,河南人的幽默也铺就了刘震云主席作品独特的幽默底色。刘震云主席认为,河南人的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会用“玩笑”的方式处理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这是一种智慧。当用幽默的态度对待严酷的事实,事实就会变成一块冰,把严酷的事情融化了。
方启雄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刘震云主席的专题讲座既扎根现实土壤,用笔锋雕刻时代中的众生相,又以哲思照亮人性深渊,剖开平凡日常里不平凡的生命力。当作家以笔为桥,连通过去与未来,乡土与星空,文学便成为离乡者永恒的归途,哲学成了生活最深情的注脚。在故乡河南“四高四争先”的征程中,创造高品质生活,既需要物质的丰盈,更需要文学的滋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既呼唤好的政策的引领,也亟待我省作家以笔为犁,深耕乡土文明的沃土,让文学成为时代精神的原乡。
刘震云主席的讲述妙语连珠、精彩纷呈,不时赢得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在场观众意犹未尽,纷纷举手请教,与刘震云主席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刘震云主席对大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一一作出了耐心、详尽的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刘震云,汉族,河南延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河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一日三秋》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捷克语、荷兰语、俄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马其顿语、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越南语、泰语、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等多种文字。
2011年,《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8年,获得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也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在故乡河南讲故乡:省文联主席刘震云作《文学、哲学与故乡》专题讲座》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加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