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19:51 阅读量:4.9万+
华人号:最美江西编者按
春风拂槛,文脉绵长。2025年3月初,由江西省文明办发起的“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活动在赣鄱大地掀起创作热潮。活动启动后,海内外赣籍儿女执笔为歌,在赣工作者泼墨寄情,组委会陆续收到大量散文、随笔、诗歌、歌曲、返乡调研等各类作品。这些文字或追忆青石巷里的童年往事,或描绘红土地上的振兴图景,以赤子之心编织成一幅立体的江西人文长卷。本刊将陆续刊登部分佳作以飨读者,让我们循着文字的脉络,触摸千年豫章的肌理,聆听新时代赣江潮涌的澎湃之声。
////
导 读
一笔水墨,半卷乡愁。在江西省永新县的曲白乡,藏着一个名为院下的小村。它如丹青画卷般静谧,又似陈年老酒般醇厚。让我们跟随作家曾绯龙的脚步,走进水墨院下,感受时光在这里的悠然流转。
水墨院下□
文/曾绯龙
01
我的老家院下村很小,小得就像一粒沙子,揉进眼里,却让眼眶酸疼,直想落泪;小得就像一枚苍耳,沾在心尖,却让心儿痛痒,颤栗不已;小得就像一只飞蛾,飞进梦里,却让睡眠困难,辗转反侧……老家小得精致,小得清纯,小得缱绻,小得让我心生爱怜,满怀惆怅。
步入院下村口,它看起来有点老,老得宛如一盅陈年冬酒。缘于视野里一面老酒坊旗幡悬挂在木柱上,迎风飘摇。走近,但见齐整摆放一排排酒坛,好像列队卫兵,等待尊贵游客用目光检阅。争相涌出的酒香,仿佛一群顽童,用柔指,轻撩游客的鼻翼。浓郁的酒香,是一种故园情结的回归。倘有雅兴与三五位知己欢聚痛饮,那感觉何其惬意!谈笑间,时光沉潜,往事回放,一直喝到日影西斜、倦鸟归巢,初恋的芳华再度摇曳在微醉的眼角;甜蜜的回忆,宛如一支管弦乐队,音阶如山势忽低忽高,缠绵萦绕,音量则似大珠小珠次第滚落,缓急轻重,余音不绝,绿意流淌在管间,鸟鸣弹奏在弦上;又恍若一杯温热酽茶,伴随袅袅升腾的茶香,啜饮浅尝,从咂摸滋味中沉淀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深入院下,它却显得那么青春勃发,那么旖旎动人。沿村漫步,一条弯弯小河婀娜多情。水色清绿,嫩暖阳光从枝网间喷洒过来,眨眼间,水色变幻成橘黄、桃红、靛青、深紫、幽蓝、粉白……色彩交响曲在水面铿锵奏响,惊动了躲在房屋倒影与芊芊水草之间的小鱼。几株直刺青穹的古樟,虬枝横逸,垂落的青藤,好似少女辫子,摇荡万种风情。
小憩院下,感受它无与伦比的水墨气韵。看,贞静厚重的水墨在恣情点厾古色古香的明德书院。飞檐,姿态优雅,从里头缓缓滴落的是一年四季带着体温的节气,是剔透的雨花,是夕阳婉转的叹息;翘角,暗喻村民期盼后代奋起翱翔的希冀,正对着黎明时分太阳升起的方向,默默祈福;马头墙,残留褪色光阴,印证多少读书的艰辛。我虔诚眺望,侧耳倾听,仿佛听见岁月深处的马蹄声声。那是功成名就衣袂飘飘的游子归心似箭,快走踏清秋。
我 / 和 / 我 / 的 / 家 / 乡
02
哦,古巷悠悠,漂泊哪位英俊少年捧书诵读渐行渐远的背影?古巷深深,又遗落了哪位心事重重的女子那把油纸伞?苍黑的古巷不回答。
有时,轻灵飘逸的水墨铺撒在茫茫烟雨之中。
江南多烟雨,醉美在院下。院下的烟雨,与江南其他地方的情况还真不一样。
因依山傍水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的烟雨,充满变数。刚才还是阳光照耀,不一会儿却漾起轻风,从四周崇山峻岭漫过一片片薄云。小河边墨绿树阴下,缓缓旋移蛋清一般柔滑的水雾。很快,急促的阵雨便从天而降,万物顿时覆盖一层温润的青色。过不了多久,这里云开雾散,阳光又踩着纤纤细步踏歌而来。
我踱向小河边的山径,欣赏一幅幅水墨丹青。河水枯瘦,周边植被却依旧丰盈。蒲苇、地丁、灯盏草、看麦娘、铺地蜈蚣、叶下珠、野蔷薇等等,各种草簇拥摇摆着跳着交谊舞。野草深处,闪现几栋老宅。远一点的黑瓦白墙,颜色斑驳却依稀可见建造者的匠心,是主人住房。旁侧用竹片木柴围起栅栏,栅栏内长着油绿白菜、鲜嫩大蒜,还有小巧朝天椒。中间一栋为厨房,也是白墙黑瓦,烟囱里袅袅升起炊烟。近处,应是杂品屋,里头堆满稻草、柴垛以及犁铧、镰刀等老旧农具。
我正欲离去,一个咿呀学语的男童出现了。他挣脱母亲怀抱,像企鹅一样走近我。在缀饰花瓣草叶的青石小径蹒跚学步,小手挥舞着,想接住缤纷落叶,却一次次落空。“嘀咕儿嘀咕儿啾啾……”一串斑鸠的叫声落下来,这回,男童的眸子接住了。快乐的笑意,随即开放在嘴角。
我 / 和 / 我 / 的 / 家 / 乡
03
走回村里的古巷,偶见一位回娘家省亲的新娘。她从小在这里长大,却一点不厌烦烂熟于胸的景致,忙不迭地叫唤丈夫为其拍照。
不远处的老祠边,几位老妪边聊天边剥毛豆。当瞅见一群稚童小跑过来,那随风飘动的艳服与红嫩如草莓的面容,引得老妪不约而同地抬首,目光紧咬稚童的背影。我透过老妪的目光,读出了她们的青春怀旧、悲喜离合,她们的奋斗、追求、憧憬,她们的安详、悠闲、知足。
夕阳西下,余晖正打在老妪两鬓,霜白中浸染胭红;打在脸上,沟沟壑壑中闪现花影重重。
院下的绿水,清澈见底。每到盛夏,黑压压的鱼群与皎洁的月色、调皮的男孩一起游泳。偶尔,还有一串短笛的旋律“骨碌碌”跳进水里,加入游泳队伍。
我 / 和 / 我 / 的 / 家 / 乡
04
夜色深沉,男孩们搬条板凳,坐在爷爷或奶奶身旁,听老掉牙却从不厌烦的革命故事,听反映劳动场景的山歌童谣。这是中国好声音最接地气的演绎,让笼罩在水墨画里的古村插上彩色的梦想之翅。
院下的孩子有福。曾几何时,乡娃子无不歆羡城市公园、美食以及各种艺术培训室。而今,城里的孩子却纷至沓来,实现角色互换。他们发亮的眸子,定格在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的斑驳老宅;定格在非遗文创街和美食街;定格在由废旧砖窑改造而成的667艺术馆和红培研学基地。
城里的孩子不想走了,指着乡娃子向父母撒娇:“瞧,他们天天生活在图画里,太幸福了,我也要过这样的日子。”
“梦里水乡老家归,诗意院下翰墨香。”
我 / 和 / 我 / 的 / 家 / 乡
院下很小
小得就像盛世中国全景画里浸染的一滴水墨
它位于永新县曲白乡
是国家级4A旅游景区
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底蕴的古村落
图源于作者
作者简介
曾绯龙,江西永新人,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原吉安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任吉安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吉安市庐陵文化研究会会长,近年来在各类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出版《庐陵映象》《千年鸟道》等九部著作。
来源:文明江西
栏目编辑:左锴
栏目校对:邓强
责任编辑:黄国良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