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14:50 阅读量:7.7万+
华人号:健康之路今日健康提示
春季一些动物进入发情期,性情变得狂躁,应尽量避免接触陌生的猫、狗等动物。一旦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用碘酒或医用酒精消毒,随后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进一步处理。
耳石,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耳朵里的石头”,而是指内耳中一种微小的碳酸钙结晶体。这些结晶体附着在内耳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上,负责感知头部的线性加速度和重力变化,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结构之一。
耳石症,医学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于耳石从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上脱落,并误入内耳半规管而引起的疾病。当耳石进入半规管后,会随着头部的运动而移动,刺激半规管内的前庭毛细胞,从而引发短暂的眩晕和眼球震颤。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以反复阵发性发作的短暂眩晕为特征。这种疾病的发作通常与头部位置的快速变化有关,如躺下、起床或翻身时。虽然耳石症症状明显且令人不适,但幸运的是,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损害。
突发眩晕:这是耳石症最典型的症状。眩晕通常发生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如起床、躺下、翻身或转头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眩晕感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但通常不超过1分钟。常伴有强烈的旋转感或漂浮感。
恶心呕吐:眩晕的强烈刺激往往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反应,尤其是在眩晕症状较为严重时。
平衡失调:受眩晕和眼球震颤的影响,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失去平衡,容易跌倒。
疲劳焦虑:反复眩晕发作和不适感可能导致疲劳和焦虑,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眼球震颤:眩晕发作时,患者常会出现眼球不自主地快速颤动,这种现象称为眼球震颤。眼球震颤的方向和强度与耳石在半规管内的位置有关。
一旦有上述这些情况,患者可就诊于急诊科,医生通过初步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病变之后,转至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进一步明确诊断。专科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引导患者头位发生变化,诱发出眩晕症状和标志性特征的眼球震颤,从而进行明确诊断。
耳石症的治疗:
耳石复位,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或者机器辅助,让患者头部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使脱落到半规管内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正常的位置。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以及前庭康复训练来加速恢复。如果以上方法反复治疗均无效,可行手术治疗。
耳石症的护理:
卧床休息,避免快速头部运动。头部运动要缓慢,避免快速转头、弯腰或突然起身等动作,以减少眩晕发作。
调整体位,避免诱发眩晕的姿势。
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
耳石症虽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快速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耳石症患者定能早日康复。
耳石症的发病人群相对较广,但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耳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耳石脱落的风险增加。因此,中老年人是耳石症的高发人群,尤其是老年女性。
有头部外伤史者:头部外伤可能导致内耳结构受损,增加耳石脱落的风险。
耳部疾病患者:如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患者,由于内耳环境改变,也可能增加耳石脱落的风险。
长期失眠、情绪不稳定者:长期失眠和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增加耳石脱落的风险。
体质较差、亚健康状态者:这类人群往往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等原因,缺乏足够的休息和锻炼,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诱发耳石症。
此外,患有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发生耳石症。
改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内耳微循环的稳定减少耳石脱落的风险。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头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以减少耳石脱落的风险。
及时治疗耳部疾病。如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导致耳石脱落的发生。
积极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陈兆阅/文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