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历史 从巴黎东红饭店到勤工俭学运动:李石曾、潘玉良与王守义的旅法足迹

2025-02-19 02:07 阅读量:9k+

华人号:法国侨报

《法国侨报》记者 钱海芬

2025年2月18日,记者来到巴黎卢森堡公园对面的东红饭店。这家饭店承载着一段悠远而深情的历史,背后交织着勤工俭学运动、艺术探索与华侨奋斗的故事。其中,王守义的名字尤为值得铭记——他不仅是东红饭店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和潘玉良这位著名的旅法艺术家生不同裘、死则同穴成为旅法历史上一段独特的佳话。

(其中,王守义与李石曾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是勤工俭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1902年,他赴法求学,并广泛结交法国政界、学界和文化界人士。面对中国社会的变革需求,他于1916年创办华法教育会,积极推动勤工俭学运动,组织大批中国青年赴法半工半读。在他的倡导下,先后有20批共1900余名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其中包括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朱洗、严济慈、张竞生、徐悲鸿、林风眠、任光等。王守义亦在其中。勤工俭学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化精英,也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为这一运动的核心人物,李石曾不仅推动了中国青年赴法留学,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社会变革及国际交流的发展。李石曾不仅在学术与经济上给予王守义支持,更在思想理念上深深影响了他,使他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侨领。)

今天,东红饭店依旧矗立在巴黎的街头,仿佛低声诉说着百年前那段动人的往事。东红饭店现在的老板夫妇是热情的温州人,端上一壶热腾腾的铁观音,娓娓道来这家饭店的前世今生。当年,正是在这家饭店,潘玉良和王守义相扶相伴,直到最后一刻。

东红饭店:旅法华侨的情感归属

东红饭店坐落在巴黎卢森堡公园对面。王守义是这家饭店的老板,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里不仅是旅法华侨的聚集地,更成为勤工俭学学生、艺术家和革命者的重要落脚点。(据介绍,1937年开的饭店,现在老板娘一家从1982年接过来开到现在。)

走进东红饭店,就彷佛秒回中国:整整半面墙壁的中国长城地图,屋顶画着的杭州西湖长堤残月……四周都绘有江南水乡的青绿山水,透出浓浓的乡愁。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中餐香气粉红色台布依旧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摆设,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勾起游子心中的回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用餐的地方,更是一座连接着中国与法国的文化桥梁。

据介绍,潘玉良在法国没有任何亲人朋友、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异常拮据。王守义善良而富有同情心,了解到她的困境后,不仅为她送去了面包黄油,还为她设置画室,举办沙龙,并陪着她到外景地写生。他还设法筹资,为潘玉良在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家举办画展,使她在西欧画坛上站稳脚跟。

1977年,潘玉良去世,王守义主持了她的后事,并花重金在蒙巴纳斯公墓买了一块使用期一百年的墓地,亲笔书写了“潘玉良艺术家之墓”几个汉字,以表达深厚的情义。潘玉良过世前,把自己的遗作悉数交付给王守义,希望他转交给自己的小孙潘玉忠。王守义历经艰难,终于在第二年将遗作运回中国。

王守义:勤工俭学运动的践行者,旅法华侨的楷模

王守义并非一般的旅法华侨,他的经历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1920年11月7日,他与周恩来等共197人从上海启程,赴法国参加勤工俭学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批换持中国护照的华侨。他曾亲驾飞机,送近百名科学家回国。他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资助了程茂兰、张德禄、王毓糊、王书堂等一批中国勤工俭学生,使他们学有所成。

1971年,他成为旅法华侨成立的“旅法华人俱乐部”(即今天法国最大的华侨社团法国华侨华人会)的副主席,为华人社区的团结和发展贡献良多。

1980年,邓颖超访问法国时,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之余,四次与王守义见面畅谈,敦请他早日回国定居,并嘱咐他说:“这也是恩来生前的意见。”

潘玉良:漂泊异乡的艺术人生

潘玉良一岁丧父,8岁母亲去世,14岁时被舅舅卖入妓院。17岁,她遇到了海关监督潘赞化。潘赞化欣赏她的才华,为她赎身,送她去学校读书,才让她走上了绘画的道路。

她远赴法国学习艺术,却因身份特殊、经济困顿而举步维艰。她的画作融合了西方技法与东方韵味,在西欧画坛引起关注,但她始终未能彻底融入法国艺术圈。王守义的帮助,使她的艺术得以延续,也成为她生命中最温暖的陪伴。

生死相依,魂归一处

王守义去世后,旅法华侨俱乐部及治丧的亲朋好友商议决定,将他的遗体安葬在潘玉良的墓地,并在墓碑上“艺术家潘玉良之墓”后面,加上了“王守义之墓”几个字。这两个生前未能成为夫妻的人,死后竟然同穴而眠。

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最好的安慰。

历史的交汇:勤工俭学、艺术追求与华侨社会

李石曾、潘玉良和王守义的交汇,代表了近代中国人对知识、艺术和社会建设的共同追求。他们的经历横跨教育、艺术、侨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旅法华侨从个人奋斗到群体发展的历史轨迹。

潘玉良和王守义,两人虽身份不同、事业有别,却在命运的交错中彼此扶持,直至生命的终点。潘玉良于1977年在巴黎离世,遵其遗愿,王守义为她操持后事,将她安葬在法国。多年后,王守义去世,亲友遵循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潘玉良身旁,完成了这段横跨大洋的深情陪伴。他们的墓碑静静地矗立在巴黎的土地上,见证着他们在异乡的奋斗与情谊,也成为旅法华人历史的一部分。

如今,东红饭店依旧矗立在卢森堡公园对面,继续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东红饭店,不仅承载了潘玉良晚年的情感归属,也见证了旅法华人、艺术家的奋斗史,也为中法文化交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东红饭店依旧矗立在巴黎的街头,仿佛低声诉说着百年前那段动人的往事。

追寻历史足迹:走访巴黎蒙巴纳斯墓园,探寻生不同裘、死则同穴的潘玉良与王守义

推广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历史 从巴黎东红饭店到勤工俭学运动:李石曾、潘玉良与王守义的旅法足迹》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法国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法国侨社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