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23:39 阅读量:8k+
华人号:文舞霓裳
1990年春,我在哈佛大学声誉卓著的古典小说教授派翠克.韩南(Patrick Dewes Hanan)的堂上听讲。那个春天他暂撇开最擅长的《金瓶梅》或《三言》、《二拍》的冯梦龙和凌濛初。
韩南教授集中引导我们研读:对后来《红楼梦》等小说创作,极有启示的诸多明末清初的小说,诸如《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隋唐演义》、《醒世姻缘传》、《禅贞逸史》等,和好些后续文字,如《西游记补》、《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更选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好逑传》这些才子佳人小说,也没漏掉清初才子李渔的《连城壁》《无声戏》-日本才有,…尤其他写的《创造李渔》那时才出版。他告诉我每年他只收三两个正式学生,但在不太大的教室中,与中研院的胡晓真研究员兼所长,哥大的刘禾教授,和商伟教授等位大家,济济一堂同室共话研讨,由李渔写的《闲情偶寄》,广及园林、花木、器玩、居室、饮食、颐养等。特别在词曲、演义,总结我们古典戏剧创作和舞台表演艺术的经验,深深引起我对明清笔记与小品文的赞慕。
于是接下来的一季,我由哈佛燕京图书馆借回笔记丛刊等消暑于其中—对张岱的名著《陶庵梦忆》袁枚(子才)的《子不语》及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深谙些山水园林领略,分析起来那些神秘又古老的美人香草稗官野史的掌故,才真正连缀反映着几百年前的人间社会,读来令人感慨又迷惘,自然也留下不少印象鲜明的资料在档案中。
韩南教授的著作: 《〈金瓶梅〉探源》1960,《〈金瓶梅〉版本及其他》1962,《中国的短篇小说:关于年代、作者和撰述问题的研究》1973,《中国的话本》英文1981,《中国白话小说史》中文1989,《中国短篇小说》1967,1997,《鲁迅小说的技巧》1974,《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中文2010,2004《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小说》英文2004 ,《韩南中国小说论集》1979中文,2008中文,《创造李渔》英文1988,中文2010,他还研究《儿女英雄传》《海上花列传》等十九世纪小说以及并以慧眼瞩目大家不常注意的,开拓鲜为人知的小说或基督教用以传教的叙事文学,他还英译了《肉蒲团》1990 1996,《无声戏》选译1990,《禽海石》《恨海:世纪之交的中国言情小说》1995,和《十二楼》选译1998,《黄金祟》1999 ,《风月梦》2009 ,《蜃楼志》2014。多次获奖文字典雅洗练影响深远。
移砚由哥大担任过百年首任华裔东亚系主任、再被请回哈佛的王德威教授﹐曾在2005年10月28日起,回到哥大学召开“夏济安夏志清夏氏昆仲与中国文学研讨会”。因出席此会我并演讲:夏氏昆仲與张爱玲。 书写论文期间,王德威与前哈佛东亚系系主任、哈佛燕京学社第五任社长的韩南教授两位讲座教授,委託我一个崭新的使命:为张爱玲送给韩南伉俪的绣荷包和书﹐找个合宜的收藏地方。
他回顾与张爱玲这段不期而遇的过从:真是讶异的欢喜。那是来哈佛的第一年……
和颜悦色又还带些腼腆的韩南说他与张爱玲相遇,深秋或初春,就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楼下。在古典小说的书架旁恰遇邂逅,谈话长久:她很喜欢韩南的《金瓶梅探源》…也谈到张爱玲当时翻译的《海上花列传》真是好!像《红楼梦》一样好﹗之后韩南邀约张爱玲为《哈佛亚洲研究学报》写论文,她竟写成文学评论──《红楼梦魇》一书。韩南成为张爱玲在哈佛访问学者时期,相當少有的好友例子,正在读博的李欧梵教授,也只在印地安娜大学开会才得以见到。
韩南依稀回想帮张爱玲写介绍信,应徵柏克莱加大……。1969年春,一向避世的张爱玲,反常地﹐邀请韩南和安娜伉俪﹐到她位于剑桥布拉图街83号43座晚宴(据我<张爱玲与哈佛>的首刊 )。
张爱玲把签名和订正的,在英伦凯赛尔公司Cassell于1967年出版的《怨女》英文版,《北地胭脂》The Rouge of The North送他 ﹔她又赠韩南伉俪一个垂挂﹐或手携的绣花荷包﹐是李鸿章千金-她的祖母李經璹-菊耦之家传珍宝。想要回宴张爱玲时,她已西迁。
我仔细咨询踌躇良久,分头将《北地胭脂》和后来1977年又赠的《红楼梦魇》交托给只收纸本的哈佛燕京图书馆郑炯文馆长,把绣荷包远路交柏克莱加大东亚图书馆周欣平馆长珍藏。感念退休的韩南教授数度约我会面﹐并谦言﹕要不是你﹐我办不成这事。
深忆起1990秋天欧游归来,赫然见到中文报载:雅音小集又突破格局喧腾地在台北演出《问天》,对京戏是自小就随着双亲培养了兴趣的。细读之下,竟是蒐集起来熟悉的“两指题旌”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学者沈起凤写下笔记体的《谐铎》卷三,就是《两指题旌》:
赵蓉江未第时。馆东城陆氏。时主妇新寡。有子七岁。从蓉江受业。一夕。秉烛读书。闻叩户声。启而纳之。主人妇也。叩所自来。含笑不言。固诘之。曰。先生离家久。孤眠岑寂。今夕好风夕。不揣自荐。遣此良宵。蓉江正色曰。妇珍名节。士重廉隅。稍不自爱。交相失。汝请速回。人言大可畏也。妇坚立不行。蓉江推之出户。妇反身复入。蓉江急阖其扉。而两指夹于门隙。大声呼痛稍启之脱手遁去。妇归。阖户寝。顿思清门孀妇何至做此丑行。凌贱乃尔。转辗床褥。羞与悔并。急起引佩刀截其两指。血流奔溢。濒死复苏。潜取两指拌以石灰。什袭藏之。而蓉江不知也。即于明日卷帐归。后其子成进士。入部曹。为其母请旌。时蓉江已居显要。屡申屡驳。其子不解。归述诸母。母笑曰。吾知之矣。出一小礼盒。封其口。授其子曰。往呈尔师。当有验。子奉母命。呈盒于师。蓉江启视之。见断指两枚。骈卧其中。灰土上。犹隐然有血斑也。遂大悟。即日具题请旌。此事载赵氏家乘。其亲慎茂才为于言之。
与此雷同的《此中人语》卷三,是清末光绪初年程趾祥记述的轶事,除姓氏细节稍有异同外,所说的也是同一则教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传奇,当下一读就有感于其戏剧髙潮,记下来想要创作一篇小说,单想在门内门外情挑一节,或是断指前后就可描绘成多少挣扎矛盾丝丝入扣的内心戏。说起来无奈,太多我曾读过、经过的深刻事件,常常因为时机不到,时间不够,来不及写的…一辈子也写不完!
我这还没写呢,就见那儿堂堂推出了在海外难得见着雅音小集演出,在海另一边,福建南管梨园戏实验剧团副团长王仁杰,曾以此剧本在1988年,首届“中国戏剧节”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剧本奖;在海另一边,专治传统戏剧的著名编剧家王安祈推陈出新又诚恳地“肯定原创,不表示自己没有创作……”,煞费心思向内凝视深掘价值,为雅音新编此剧。
其实在中国戏剧的流传之中,脚本的改编新植是极寻常的,每次演出不过是把旧有之作一种崭新摆布,一场“新搬弄”而已!在西方世界,就有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例亦皆有所本。
再看我们的好友张系国教授单单采用一段唐范资的《玉堂闲话》,就天才高妙地敷陈出曲折的小说《杀妻》,在他之前也有李昂仅以《春申旧闻》一条写就精彩的《杀夫》—书。所以说,由乾隆到光绪,文人雅土仍递授不绝的这个话题“两指题旌”,成戏与否不明,而当今之世,戏已经在海峡两岸一幕幕演出了,管他还会不会被写成小说!
无须喟叹!就像后现代思想大师法国的罗兰•巴特曾在《恋人絮语》一书中解构:“作品的源头既不是作者,作品的终极也不是作者,作品只是盘盘缠缠的意念网络上的一点环结罢了。”(汪耀进教授、武佩荣译)作者已是无关紧要。诸位作者,应该以无比的智慧解脱而出,对于执著于一己的重要性,就此断念!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