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古老艺术中,青春仍然是最靓的那一枝——青春版京剧《杨门女将》小记

2025-02-22 18:29 阅读量:1.8万+

华人号:光明网
有幸看过多个院团不同版本的若干台《杨门女将》,从未像国家京剧院的这一台让我这般心生欢喜。它并不完美,有些演员也还不足够从容,表演还可以更加严谨、再多些控制,但是,代表着传承与希望的力量足以从舞台上溢出来,传递到每位观众的心中,这个,尤其感人!那些浸透了韵致和青春质感的声音响起,双眼立时湿润。如今,在戏曲事业、人才几近凋敝的当下,这种感受,估计很多人都懂。
青春版京剧《杨门女将》剧照。
一台老戏,让人一下子记住几个青春的名字:除了已为大家熟知的成熟演员张兰、刘大可、刘魁魁等,饰演穆桂英的姜美伊,声音干净有韧性,充满张力,全场三小时唱完、后半场烦重的做打下来,依然气定神闲,音色不改;饰演七娘的王致贤身上工夫了得;饰演郡主的付佳戏份不多,但表演细腻准确,很见人物性格;饰演宋王的余明哲据说是位90后老生,却是老成持重,声音苍劲有力。此外,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饰演寇准的张奕明,这个声音一似约莫20年前《1699桃花扇》中施夏明、单雯那拨年轻昆曲人亮相时的那般精彩,清亮而富韵致,流淌出来的一样,而今听来,美好得让人想哭。他是学奚派的,在我看来,他唱言、唱余,大概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葛萌的杨文广、吴泽宇的马童、张雷的杨洪,皆为珠玉!便是没有几句唱的采药老人沙浩,一开口,宽阔厚实的声音也着实独特而迷人……实在不必一一列举。从主演到每一位龙套演员、到乐队,都透着一股子精气神,极为投入。许久不见国家京剧院乃至绝大多数中直院团带着这样的精神状态立在舞台上了!这种传承,传的不只是技艺,更是戏曲院团的传统和戏曲人的精气神。
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实际上是上不了台的。学不等于会,会不等于对,对不等于好。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舞台实践、再学习,一拉到舞台上,唱念做打每个环节的问题全部现相,皮相,浮略,缺少戏曲审美的精微。这个戏他们确实下了苦功,但要我看,最了不起的还是剧院指导他们学习和排练、为他们补上这校外一课的老师们。王晶华、刘琪、张建国、袁慧琴、董圆圆、吕昆山、田冰、李金平,等等,他们身上保留了老一辈京剧名家的珍贵印记,他们是戏曲传承的宝贝,这一代人往后就没有了。教戏传戏,需要情怀,需要奉献,还需要精力体力。这些老师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身体不佳,但为了戏曲事业的传承,克服各种困难,咬牙担负起责任。他们从最基础的唱腔、动作教起,每个舞台行为的分寸、力道,可能形成的与戏剧发展相关的节奏、气韵,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这实在是戏曲传承的灵魂所在。通常,看起来演的是同样一台戏,即便是外行来看,能不能热闹起来,也在于这个灵魂。有与没有不一样,取法乎上与取法其表,更有天壤之别。有这些幕后英雄的支持和付出,使得这批年轻的京剧演员无比幸运。
这些年国家出了不少扶持政策,大众对于戏曲的认知和接受也有一定程度的好转,特别是年轻观众。包括京剧在内,戏曲的日子稍微好些。但这终究不是一个戏曲的黄金年代。人才青黄不接,基础队伍流失,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体制机制方面,几经折腾,太多的院团都举步维艰。国家京剧院有着超过10年的消沉,从院团建设到队伍培育,都产生了不小的断层,甚至出现了后继乏人、行当不全的危险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跑不掉最重要的一个内在因素:管理不善,人心涣散。无须讳言,这跟院团管理者有直接关系。一个院团的性格,是由这个团的传统与管理者的个人风格一起构成的,一个院团当下的精神,常常是由管理者个人能力、魅力确立的。如果管理者没有上佳的管理能力与动员能力,必然导致年轻人不能专心练功排戏、中生代不愿教学生带队伍、老一辈痛心疾首却无计可施的尴尬局面,谈什么“一棵菜”“戏比天大”,都是空中楼阁。面对这台戏,面对这些年轻演员的精彩表现,我由衷地觉得,国家京剧院被现在的管理者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状态,也是他们以自己的能力感召着这些老师们、带动这批年轻人进入事业传续的孤勇之路,极大地影响到了国家京剧院的未来发展,也从而延伸到京剧事业的未来,让人敬佩。
青春版京剧《杨门女将》剧照。
回到这部戏本身,另一个命题是:经典魅力无穷!这部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典作品,多家京剧院团排演过,滋养了无数京剧人。严整的文本结构、晓畅通达的文辞、流畅紧凑的叙事节奏,托形象、合情绪的熨帖的唱腔设计和乐队写作,是京剧历史戏创作的典范。更为可贵的是,作为舞台艺术综合呈现的戏曲作品,它在各个环节都极为有效地解决了编、导、表的关系问题,一度创作给二度留下充分空间,二度呼应着一度安排好的叙事抒情表达,张弛有度的叙事与合理充分的抒情水乳交融,舞台调度和行为设计都在戏中,即便是武戏中的武打设计,亦无任何“狗血”之嫌。这何其妙哉,又何其难哉!戏曲经典是很值得敬畏的。当代戏曲创作者,尤其对戏曲表演和音乐程式、对戏曲写意审美缺少充分认知的创作者,多看看这类经典作品,没有收获是不可能的。只可惜,很多人不会选择多看一眼,也有些人,视而不见,实在遗憾!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古老艺术中,青春仍然是最靓的那一枝——青春版京剧《杨门女将》小记》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