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19:38 阅读量:2.7万+
华人号:重庆市侨联好消息来了!
重庆将再次闪耀总台荧屏
登上元宵晚会的璀璨舞台
赴一场与全国观众的浪漫之约
铜梁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灯)之乡,曾参加国庆庆典,亮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央视春晚、非遗春晚等重大活动。
万古鲤鱼灯舞是大足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人们通过舞鱼,寄托吉庆祥和和年年有余的期盼。
梁平木版年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采用传统的木版水印套色技术,以印为主,以绘为辅,印绘结合。内容以门神、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吉祥图案为主,按品质分为水货、托货、清章和花笺四大类。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起源于宋代,迄今有1000多年历史。它以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经过选竹、截竹等三十多道工序,精心编织制作而成,被人赞为“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 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集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二人转”、单边戏和“跳灯”,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巫山三峡皮影是重庆三峡地区传统民间艺术,以牛皮雕镂成影人,造型古朴,线条流畅,搭配当地方言唱腔与独特伴奏,多演绎历史传说与三峡民俗故事,极具巴渝风情。
涪陵榨菜产于重庆市涪陵区,实行商品化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齐名,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2008年,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涪陵榨菜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荣昌卤白鹅属于川卤系列的一个品种,是一道历史悠久的本地传统名菜,对研究本地的历史风貌、生产生活、饮食习俗有着重要价值。2011年,荣昌卤白鹅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重庆火锅大约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码头上的船工、力夫用简陋的锅灶,煎牛油后,加上辣椒、花椒、姜、蒜等调料入味,再加牛骨熬汤,后将“牛下水”、蔬菜等一股脑倒入锅里,烫而食之。经过百年发展,重庆火锅无论是底料制作、菜品选择还是汤料配制都得到了长足进步。2019年,重庆火锅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市驿板鸭是国内鸭类肉食品加工独具特色的代表,是重庆市著名特产。其有关制作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重庆市西郊的白市驿镇,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11年,白市驿板鸭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世纪初,重庆江北有个小贩叫熊汉江,常在街头巷尾出售一种黄色的熏鸭。历经100余年,熊鸭子制作技艺不断改进,成为重庆著名品牌,1987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2011年,熊鸭子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泡菜,古称“菹”,是人类较早利用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腌渍食品,就中国而言,主要影响地在川渝,因其口味的适应性,渝派泡菜的影响更甚。渝派泡菜地域分布广泛,流派众多。2019年,重庆泡菜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黔江鸡杂是黔江美食的代表,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首选地方美食。经过150多年的发展,黔江鸡杂已经从最初的家常小炒,发展成了全国闻名的特色美食。2016年,黔江鸡杂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麻辣鸡块是重庆市丰都县的一道传统名小吃,隶属川菜谱系,却又自成一味,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麻辣鸡块的作料讲究三油三重,三油即油辣子、红油、香油,三重即辣椒重、花椒重、汤卤重。2014年,麻辣鸡块传统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垫江石磨豆花是利用传统制作豆腐技艺,经过黄豆筛选、浸泡、磨浆、过滤、煮沸、点制而不经压榨,直接配以佐料食用的嫩豆腐。具有“色泽乳白、絮状如花、绵软嫩滑、窖水回甜、入口留香的特点”。2019年,垫江石磨豆花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重庆脆皮鱼是传统川菜中的创新精品,由重庆厨师王志忠师承前辈技艺并发扬光大。2019年,重庆脆皮鱼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