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18:03 阅读量:2.9万+
华人号:华声中国中新经纬4月12日电 (宋亚芬)2025年,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当AI与储能技术相遇,这场跨界融合又将为行业开辟怎样的新蓝海?
近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上,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所属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建斌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AI对储能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安全性提升、产品性能优化以及整体价值跃升。他指出:“储能系统天生具备海量数据基因,若能通过AI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便可实现故障超前预警,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此外,他还强调,储能效能随季节、时段呈现动态变化,而AI的数据建模能力可精准捕捉这些规律,为性能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双登集团储能市场部总经理吴晗对此也表示赞同。他提出,AI技术应贯穿电池生产到储能设备出厂及电站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当前BMS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已能实时监测电芯状态,若引入AI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多维分析,基于电池机理模型及AI算法,可构建预测性维护模型,实现提前预警,消除一些潜在的故障风险。”吴晗解释道。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则将目光投向AI在复杂安全问题中的突破潜力。“伴随着新技术的使用,储能安全性有所提升,但新技术的使用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他分析道,“AI的优势在于能应对非线性、多变量的复杂问题,但现阶段受限于数据场景的匮乏,其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魏中宝则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让电池安全防护“变被动为主动”是未来发展方向,但电池故障模式多样、路径隐蔽、安全边界变化莫测,主动管控仍存在挑战。
针对行业痛点,远景储能产品研发总经理徐中华提出了分阶段解决方案:“首要任务是构建标准化数据接入体系,需明确数据品类与颗粒度。这当中分两个维度:一是接入的品类,就是接入哪些类型的数据;二是数据的颗粒度,有些数据可能10分钟只需要上传一次,有的可能需要10秒甚至1秒钟就上传一次。在交易进一步发展、构网智能体同步增强的场景下,数据分辨率可能要提升到10ms(毫秒)级。这些需要行业共同去研究、探索和定义。”
徐中华进一步描绘了AI的未来应用图景:在价格预测、电网调度领域,AI可优化设备充放电策略;通过打造“交易智能体”与“构网智能体”,既能实现电力交易的收益最大化,又能保障高频交易下的电网稳定性。
他解释说,交易智能体就是根据服务需要、市场动态和最大化收益情况,进行电力交易。另外,如果交易是分钟级以上,或者小时级以上,对整个电网的冲击可能不是太大,但当交易时间越来越窄,交易频次越来越高,交易单量越来越大,电网的稳定性就会随时发生变化,这种情形下就需要构网智能体发挥作用,做好电网支撑和稳定性保障工作。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