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拳拳赤子心——记美国华人科技协会主席李大西

2024-07-08 09:01 阅读量:6.6万+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
1979年初春的广州从化,青山叠翠,万木争荣。在温泉宾馆一间宽敞的客厅里,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章义朋,正用英语对一位中国青年进行面试。这位青年叫李大西,中等身材,稍微清瘦,明亮的眼睛,大而微凹。此刻,他操一口流畅英语,沉着解答章义朋教授的发问。与章义朋教授同厅并座,凝神谛听的,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耶鲁大学教授谢家雄。别看大厅里轻松愉悦,三位来自西半球的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却各有心机,思索着如何抢先一步把李大西录取到他们所在的大学。在他们看来,今天这场面试,仅仅是履行招生规则的一种形式而已。真正发现人才的,已是在去年年底,中国推荐一批青年大学生参加美国两个名牌大学物理系招收研究生的考试,李大西才华显露,成绩超凡,以总分计,分别考得了纽约大学的第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二名。单是这种成绩,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章义朋、李政道两位教授各自拿定主意:“录取他!”耶鲁大学的谢家雄教授,则出乎意料对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说:“李大西先生虽然没有参加过耶鲁大学的考试,其实,凭他被物理所指定为我的随行翻译之后,从相互接触到对学术的探讨,我就打算录取他了!”
三个名牌学府,视人才如宝贝,悄悄地争夺着。
没等面试结束,章义朋教授马上给纽约大学去电,刻不容缓地要求签发录取通知书。谁知李政道教授却抢先一步通知李大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同其他两所大学一样,享受奖学金的待遇。哥伦比亚大学的通知书一发出,新华社播发了专门报道的电讯。不过,李大西综合听取了所在中山大学和为他成长花过心血的导师们的意见,倒是决定选读纽约大学。主意一定,《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报刊和电台即为李大西这样的人才破土而出进行了鼓与呼。
李大西那年三十一岁,家籍普宁县南径公社龙门大队。父亲李鸿基是原普宁师范学校校长,母亲作兰是小学教师,受父母的影响,李大西的志趣向着自然科学。儿时,当他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奔跑,轮船在海上航行,他百问不厌,果子成熟落地,他也非寻枝问梢不可。结束了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李大西1960年进入普宁第二中学读书。踏进校门,宛若置身知识的海洋。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校园里各种知识专栏,更有那循循善导的可敬师长,吸引着他向无垠的知识海洋畅游。

应美国华人工商科技协会主席李大西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左一)前往参加会议

李大西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对知识着迷,但对生活要求却十分简单。读初二那年,母亲看到他的衣衫破旧,拿出二十元要他购买衣服及日常用品,李大西路过新华书店,一下子被橱窗书柜上的书籍迷住了,他一口气把二十元用来买了牛顿、爱因斯坦等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著作。有一次,家里猪油快吃完了,母亲掏出二元人民币,吩咐李大西上市场买猪油,这个书迷,又跑到书店买了那本《爱因斯坦与相对论》。正是这些书籍,牵引了他酷爱科学的心。尔后,他开始学习、探索粒子物理的奥妙。1962年和1963年,普宁县教育局先后二次举行全县数学竞赛,李大西都荣获第一名。老师、家长发现他是一棵有智慧的幼苗,并及时浇水、施肥、除虫。父亲经常给他讲述旧社会求学之难,教育他要珍惜今天美好的学习时间。老师则向他讲述周总理年轻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事迹,鼓励他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李大西在老师、家长的谆谆教育下,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学到初中,从来没有缺过一节课,没有少交一次作业。
1964年,李大西考进了华南师院附中。在繁华的羊城求学,仍穿着朴素,一些“洋气十足”的人看不起他,说他是“乡下佬”,他只是一笑置之。不久,在全校高一数理化模拟考试中,李大西这个“乡下佬”以“简捷和有创见”的答案初露锋芒,博得师生的称赞,被学校当作尖子培养。
盛夏的教室,热得像个蒸笼。为了解答《数学杂志》中的一道立体几何难题,李大西凭着平时的积累和见解,在教室里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还没有解出来。他的汗水一滴滴淌在桌子上,同学们劝他休息,他婉言谢绝了。李大西改变了原来的解题方法,大胆地采用微积分的解法,终于攻下这道难题。他满以为自己发现了一道“数学公式”。于是,把这道“数学公式”的“发现”写成一篇数学论文给了老师。第二天,老师告诉他:“这是一百年前俄国数学家古鲁金发现的,叫‘古鲁金公式’”。这话对他刺激很大。他激动地对老师说:“中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为什么很多数理化公式以及许多科学成就都是外国人创造的!”老师沉着脸,点燃了一根香烟,然后对他说:“自从1840年,帝国主义大炮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后,中国遭到帝国主义掠夺、蹂躏,使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今天,我们要努力赶上去!”“老师,我们这一代一定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上世界科学史!”老师高兴地说:“好!有志气。不过,科学的成绩就是靠勤奋得来的。”自那以后,李大西更加勤于思索,继续自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和理论力学等大学课本。在中学时期,他就自学完大学一、二年级的功课。

李大西与全球华人物理学会创会会长章义朋教授(左)

在华南师院附中学习期间,李大西参加一次物理考试,有一道题的答案与老师不同。当试卷发回来时。他就当场和老师争论起来,不管老师怎样解释都无法说服他。附中是全省重点中学,老师十分惜才。第二天,这位老师请了两位同事,同样没法说服他。为了解答这道题,星期天上午,李大西专程到华南工学院,请教在那里读书的姐姐。下午又跑到中山大学找朋友,仍没有得到正确的解答。于是,他又继续询问各位老师。李大西这种一丝不苟的求索精神,感动了老师们。学校物理教研组专门为此召开讨论会,通过激烈的争论,老师们一致确认李大西的答案具有独创性,是正确的。李大西也为学术上新的推进而秣马厉兵。
李大西读高二时,由于学习认真,基础扎实,接触问题敏感,学校让他个人越级到高三学习。当时任高三数学的老师们为了试试他的“底子”,出了十道数学题给他解答,一下子就让他吃掉。老师又拿了当年在波兰举行的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六道题来考他,不料当即被他解出五道半题,使这位老师大吃一惊。
1972年,龙门大队干部群众推荐李大西到县城应试,两小时的试卷(考生可选做初、高中试题),李大西仅用半小时的时间就把初、高中的两份一并答完,并得满分,使监考的老师为之震惊。这一年,这个24岁的青年被推荐上了华南师院物理系。
离别了四季飘香的潮汕平原,踏进了书声琅琅的华南师院。李大西珍惜学习时光,吮吸着知识乳汁。入学初,物理系领导宣布大学三年的课程,李大西随即向系领导申请免修。系领导请了罗德明教授对他进行面试,然后看了他大量的读书笔记,批准他的申请,让这个刻苦钻研、专心致志的年轻人更好地寻求知识,博览群书。他谨记文学大师高尔基的教诲:“要使自己的才智火花熊熊燃烧,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李大西深知上学难,更觉担子重。在学习上,他对自己提出向“活、深、广”三方面求索的要求,整天钻在图书馆里,学习效果很好。在罗德明教授的指导下,他进行了科研实践,先后在物理系实验室和无线电厂工作,在无边的物理领域里自由驰骋。初秋的一个傍晚,夕阳把师院染得通红。饭后,同学们在校园里散步,李大西带着一个难题,请教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在借着夕阳的余晖,边吃饭边备课。他告诉李大西,由于几年的动荡,大学的教材残缺不全,教师总要自己先编课本,才能上台讲课,这样影响了教学的进展。为了改革教材,李大西向物理系领导提出编写新教材的建议,得到领导的支持。他和几位老师、同学一起,深入工厂、乡村,到清远、台山等地调查,着手编写《电工学》。由于编写教材要阅览大量外文资料,李大西开始自学日语。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编写出《电工学》上、中、下三册,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华南师院物理系有史以来第一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全国许多高等师范院校都采用这部教材。
李大西一贯助人为乐。同学们有难题总是求问他,他从不厌烦,热情地给予解答,直到同学们弄通为止。在大学期间,他一直担任系学生会学习部长,连年被评为“三好生”。他在老师的培养下,刻苦学习,善于研究,毕业时,他的专业知识水平已有了惊人的进步,被留校担任物理系政治指导员,第二年转为正式教师。
攻关志不移,攀峰步不止。李大西在华南师院当政治指导员的时候,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一有空就对爱因斯坦的著作进行研究、剖析。在几年时间的深入研究、反复思考中,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道方程有疑问。于是,他着手写了《一个新的引力场方程》的学术论文。要否定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道方程,每一个演算,每一个推论,都要潜心思考,他以惊人的毅力,跋涉在崎岖的小路,吃力地跨出步伐。春夜,万物熟睡了,李大西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寐,他反复思考着爱因斯坦的每一道方程。为了写出这篇论文,李大西先后翻阅过几十本资料,修改了十几次文稿,为证明一道方程,他走了几个图书馆查阅资料,终于在1978年华南师院第九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汇报,并由物理系一位教授带往中国科学院参加讨论,获得老一辈科学家的重视和好评。至此,李大西已发表了《谐波混磁原理探讨》《等离子体去胶实验》等十多篇论文。这无疑是李大西心血的结晶。
1978年,李大西以优异成绩考得中山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五彩缤纷的珍宝吸引着他,等待他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奇迹。
他在导师李华钟、郭硕鸿的精心辅导下,勤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期间,李大西还到北京听取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讲学。在京时,他多次同郭沫若同志的儿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郭汉英同志讨论《一个新的引力场方程》这篇论文。郭汉英同志认为像李大西这般年龄的人,能写出这样的论文是不简单的,鼓励他继续努力。“五一”节,李政道教授还在北京友谊宾馆设席请李大西等七、八名中国研究生,李大西向李政道教授汇报这篇论文的探讨情况,李政道高兴地说:“你的研究很有趣,这个想法很好,应该继续研究下去。同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协变性,第二是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最后,李政道教授谆谆教导他搞科研时要提假设,假设要清楚,推理要严密,结论要验证。
从小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李大西,从不满足于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了发展我国粒子物理,李大西努力学习英语,报考外国研究生,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在李大西手里不到两年便被翻得破烂不堪。正因这样,他掌握了英、俄、日三种语言。正因为他十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攻关,才得到美国三个学府的争夺,获得难得的荣誉。
20多年后,我与李大西再一次相逢在大洋彼岸,故人相见分外亲。在巴鲁大学,我们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从物理学研究到勇闯华尔街,从为海归派开路到为中美科技交流牵线,李大西旅美二十多年的角色转换中,永恒不变的是一颗爱国爱乡的海外赤子心。眼前的李大西,用物理学家、金融专家来称呼更为贴切。
李大西现任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美国凯思比海外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及走势一直牵动着他的心。“为中国和世界搭桥”是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创立的宗旨。多年来,他聚集海外专家学者通过各种方式报效祖国。“十一五”时期,李大西作为全国政协会议列席代表,带着一本180多页的建议来到北京参会,书中通过12个建议主题,为中国“十一五”计划“支招”,建议书通过很长一段时间酝酿,汇集了20位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的专家们针对中国长期发展的要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也有部分建议是针对适应长远发展而急需解决的一些具体产业调整以及当前必须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范围包括科技创新、留学人员创业园、教育、农业、西部开发、医疗卫生、能源与环境、经济决策科学化、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促进贫富分化问题解决等。该会的会员主要为受过较高科技、金融、管理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一直活跃在科技、教育、金融、商业、管理等领域,有多位会员已在美国高科技领域创业有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他们曾针对中国的汇率政策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议,对此全国人大发了感谢信。多年前,针对“十五”计划的建议书,也受到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感谢,而且希望他们继续出谋献策。

李政道愽士(左)与李大西

李大西经常回国内考察,他深深体会到,海外留学生根在中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人才资源。他谈得最多的是用“哑铃”理论形象而生动地诠释留学生创业园的构想。他说,大多海外留学生具有爱国爱乡热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需要国内各方面的协作。而回国创业服务面临着家庭、待遇、发展平台等现实问题,为此,李大西积极酝酿成立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构想,他首先想到创办“工商协会海外创业园公司”,然后与国内高新技术开发区或高新企业广泛建立合作关系,这就是他心目中的所谓“哑铃”理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两头紧紧相连。
1999年,李大西在北京参加国庆50周年观礼之后,南下广东,与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区探讨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事项。当年12月,他亲自谋划的“工商协会海外创业园公司”在哥伦比亚大学夏皮罗礼堂正式宣告成立,200多名留学人员聆听他的构想。“海创”作为一个高新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主要业务是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援助,进行项目可行性审查、提供创业资金及协助拓展融资渠道,为国内外公司进行融资、上市等服务。李大西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有了票子、房子和车子之后,更多的留学生想到自主创业,这是“海创”起步及发展的动力。
多年来,李大西与深圳高交会结下深厚的感情。他认为,一年一度的高交会已成为展示当今世界最新科技的舞台,加快了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他不仅连续6年携带项目前来参展,还与深圳有关部门合作,在高新区建立了留学生创业园。
1985年李大西就获得纽约市立大学物理博士学位。他的主攻方向是夸克质量、超弦理论。年富力强的李大西以为,再花几年时间就能取得突破。但在物理学博士后研究之后,一些知名数学家告诉他,要想做出新成果,至少需要50年。这对求学心切的李大西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一个偶然的机会,导致李大西的事业发生转向。在一次学术讲座就宇宙模型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后,美国一家著名猎头公司的“侦探”人员找到他,希望能把他研究的成果移植到金融业的研究,经不住他们的苦口婆心,他开始到华尔街接受未知领域的挑战。1992年以后,他先后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李曼兄弟公司世界融资部进行研究工作,并渐渐熟悉美国投资银行的运作机制和方法,成为一名融资专家。在闯荡华尔街的打拼过程中,他主要为世界的融资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对国内部分企业在海外上市,他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说,有的国内企业在海外筹到了不少资金,但在股市中表现不佳,增加了后来者的难度。他谈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企业把筹到的资金作为终极目标,而忽略了这仅仅是企业经营的第一步。李大西回国考察,亲身感受了祖国发展的变化及日益富强,他始终认为海外学生在国内创业大有可为。于是,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在办公室里搞金融模型的研究,把视野转向“海创”,不仅仅是为海归人员创业融资服务,更重要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重要合作伙伴。这些年来,李大西十分关注家乡汕头的发展,先后踏足南澳、达濠,以及市区各地,带着海外海洋水产专家、无病毒对虾养殖项目,力图为潮汕海洋事业作出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拳拳赤子心——记美国华人科技协会主席李大西》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