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文化血脉的当代共鸣与教育创新的探索

2025-04-05 18:50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河南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 “诵读经典·缅怀先贤”系列主题活动在河南、广西多地同时举办,孩子们走进平顶山郏县三苏园、新郑欧阳文忠公园、洛阳白园、洛阳二程文化园、焦作韩园、广西柳州柳侯祠、漯河许慎文化园、南阳张衡博物馆等文化地标,通过敬献花篮、经典诵读、聆听先贤故事等形式缅怀历史先贤,不仅为清明时节赋予了新的文化意蕴,更在中小学教育、文化精神传承、文旅融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层面引发了深远的思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纪念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与教育创新实践,它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与价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沉浸式体验:开拓传统文化的新课堂

在当下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让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与传统文化相遇,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以一种生动而富有创意的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了触摸历史的窗口,构建起从认知到实践、从传承到创新的完整链条。

河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丰富深邃的先贤思想和哲学智慧影响后世数千年。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陵园数量多、分布广,是传承历史文脉的“活化石”,也是展现文化魅力的“金名片”,更是传承文化的‘活课堂’。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历史名人的纪念地,让孩子们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来得更为直观和深刻。学生们在敬献花篮、诵读经典、聆听先贤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种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体验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别注重青少年的参与体验,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品尝”国学大餐。无论是亲手制作非遗拓片,还是参与国学手势舞、汉服秀,这些新颖而有趣的活动形式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种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体系,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种下了文化的种子。

二、文化精神传承: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一场历史与现代的深刻对话。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聆听先贤故事,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在历史名人的故事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为什么苏轼的文学艺术跨越千年而不衰?关键就在于能够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发生深层次的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共鸣。大家耳熟能详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心安处是吾家”“也无风雨也无情”等,传递的都是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追求,鼓舞人们热爱生活的勇气,增强战胜困难的志气。这特别契合文艺创作对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的价值追求,也特别契合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

欧阳修的爱国、担当、廉洁精神,白居易的诗心兼济、笔耕不辍的情怀,张衡的“穷微测变”的匠心、“不辍晷景”的执着……这些历史名人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传播与阐释,得以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孩子们在了解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和道德的熏陶。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三、文艺文旅融合:文化赋能下的新探索

“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文旅融合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活动将历史文化名人陵园、纪念馆等文化资源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模式,让青少年与中原先贤“遇见、亲近、交流、对话”,形成“文艺创演激活文化记忆、文教融合厚植精神根基、文旅转化释放经济价值”的良性发展格局。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与外延,更在旅游的过程中传播了文化、弘扬了精神。

在焦作孟州韩愈陵园、柳州柳侯祠等地,师生们通过游走式诵读“韩柳”文章、在游览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极致纯粹的古文之美。这种文化的体验与感知,远比单纯的观光游览来得更为深刻和持久。同时,活动还通过征文大赛、视频创作大赛、邀请文化名家进行专题采访和解读、设置全网话题等形式,形成了广泛的传播声势进一步推动了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

四、守护历史:厚植文化自信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清明节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清明节诵读经典、缅怀先贤,不仅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而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让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传统文化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反映出中华民族对自然、生命和家族、对国家、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让青少年走到文化景点,对清明节有一次直接的认知和感受,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记忆,并通过了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同时,活动通过弘扬历史名人的精神品质,如爱国、担当、廉洁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扎根提供了沃土。这些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不仅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此外,“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还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教育价值,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种文化的共鸣与共享,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崇尚文化、尊重历史的良好风尚。

结语

“诵读经典·缅怀先贤”系列主题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与教育创新实践。它是一次清明时分的记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一场文艺文教文旅结合的文化行动,一次与历史先贤心灵相通的生命仪式。活动中,多地联动的模式、沉浸互动的体验、文艺文教的融合的创新实践更彰显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无限可能:当清明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祭祀场景,当文化赋能激活了尘封的历史记忆,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生死智慧的节日,正以更年轻的身姿融入当代生活,在守护与创新中完成文明血脉的当代续写,为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式浪漫”注入深邃而鲜活的时代注解。

河南省文联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专家表示,此次联合策划推出“诵读经典·缅怀先贤”主题活动,是深入挖掘河南文化名人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活动通过形式创新、文艺文教融合,打造全新的实景体验式教学新空间,不仅能深刻提升青少年儿童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增强文化自信,还能以传统文化的深邃力量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扎根提供沃土,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孩子们表示,“我为河南历史上有这么多的文化名人感到自豪!虽然过了千年,但今天的活动让我感觉他们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 。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焦作市孟州市韩园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洛阳市龙门石窟白园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洛阳市伊川县二程文化园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洛阳市伊川县二程文化园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南阳市张衡博物馆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郑州市新郑市欧阳文忠公园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广西柳州柳侯祠举行

4月2日,“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活动在广西柳州柳侯祠举行

供稿:河南省文联

编辑:华璨

审核:许广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文化血脉的当代共鸣与教育创新的探索》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