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十五夜,江城宜昌犹寒却暖,家家户户挂灯笼,点亮筐,灯火阑珊,映得天上晴月清光也格外明亮,整个江城都沉浸在一城灯光,一城酒气,一城烟火热闹非凡和喜庆的氛围之中。
![](https://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2502/11/f88e14603aac543e9a4e0288d1daec6e1.jpg?667x500)
在我的记忆中,老宜昌元宵夜一个“闹”字,是这节日最动人的篇章。当二马路响起了,刚在陶珠酒楼大碗酒,大块肉吃得喝得面红耳赤,头系红包布,身穿红彩衫的壮汉们擂响第一声震撼江城的两人抬大堂锣,敲响两个板车支架拖的金皮皮大鼓,和一阵急促的嚓嚓铜钹声,街上家家商店,户铺就争相开始燃鞭点炮,迎接年年率先上街辞年送大发的划驳船业大队舞龙队。各店铺争相抢先迎舞龙队“门口三点头” ,“店堂绕三转”,以图神龙点头送吉祥,神龙绕梁,财气旺。店主忙喜滋滋整包整条地装烟洒烟,给舞龙人一个个塞红包。一家没闹清,第二家又用鞭炮来接舞龙上门翻飞,接应不暇。接着楊岔路食品公,滨江路蔬菜公司,镇川门制绳厂的舞龙队,採莲船,踩高桥队……都加入到舞龙大队。
当一阵京腔京韵锣鼓从东门外传来,这是江城人民翘首以望的宜昌市制革厂虾子灯游来了!虾子灯是一项双人持虾形灯具,集武术与舞蹈于一体的花灯舞,曾荣获省花灯比赛金奖。随着虾子灯别具一格的京韵鼓点,虾灯又蹦又跳,飞速换手,孩子们更是跟着又蹦又跳,跳得滿头黑汗水流,围 覌大人不仅不拉扯,反而帮小孩背塞毛巾后继续闹,闹得越欢掌声越高。据说,跟着虾灯蹦蹦跳跳,无病无灾身体好,谦逊(牵须)谨慎步步高。
![](https://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2502/11/f6a607740fb37425dbead157948152471.jpg?750x500)
鞭炮声声,烟花璀璨。这是江城人民对龙灯的欢迎,更是对未来美好的热切期盼。闹龙灯中的戏码里,宜昌伢们是这场盛宴中最欢乐的小精灵,他们追龙,闹龙,嬉龙,与龙同欢,正是他们银钤般清脆悦耳的笑声与龙吟混声一曲太平盛世平安歌,他们是又一代宜昌人,他们的喜欢和追逐就是对宜昌这片沃土上根植的深厚文化的感知与认同,乃至传承!
当宜昌解放路,云集路,二马路,陶珠路正鞭炮声声,烟火弥漫,鼓锣震天,群龙翻飞劲舞,人声喧沸正盛之际,人群又始涌向学院街口,因为这时轻越鼓锣声告诉人们,从鼓楼街经民主路,学院街舞来了元宵夜唯一的,最亮眼的一条母龙,宜昌棉织女工舞龙队,清一色的大朶朶印花紧身衫,个个漂亮青春!尤是舞龙头,挥龙珠的女子,浓妆艳抹,直勾人魂,且不说是天庭织女星张三姐下凡,至少也是棉织厂厂花登场。
![](https://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2502/11/fb227fade07614594a48dbe4c154fca06.jpg?500x696)
人们随着舞龙珠一左一右,左涌右涌,多少人恨不能连人带珠一口吞回家。成群结队的男伢女娃则跟着母龙,围着母龙,在母龙身下穿来穿去,据说母龙能保儿一年安康无灾,母龙能保家家人口兴旺,多子多福。一些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都涌向龙身,跟随着龙的步伐,踏着舞龙鼓点,欲借龙腾之势,龙腾之力,平步青云,事业有成。就连年过古稀的老者亦在龙腹下频频来穿走去,据说老人穿龙腹能保人老态龙钟。
最壮观的是,那对河五龙的农民亦舞龙过江进城了,他们在九码头舞火龙,火龙身由十多节竹篾和彩纸扎糊成,内置蜡烛点亮,九码头夜幕下早已挤满了围观的人群,火龙在不断声的鞭炮声,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翻腾起舞.绕场游戈,时而低首盘旋,时而昂首摆尾,仿佛告诉人们,它从远古神坛穿越而来,烟雾缭绕,火光闪闪,最后烧烬。气势恢宏,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与滿足,更是人们心灵上的洗礼,象征着人们对邪恶病灾的抗争,迎祥纳福的期盼。火龙烧烬,夜空中,从尔雅街,天后宫方向,又会徐徐飞升起一盏盏孔明灯,承载着江城人民的愿望去与星星对话,与梦想同行。
![](https://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2502/11/f6cdce27a87db4c60b4bff1c48ef0f08c.jpg?200x133)
更有趣的是,老宜昌大公路沿江一、二、三、四道巷子的伢儿们,在沿江垃圾堆收集到大量家户换季丢弃的垫床稻草,巧妙地扎成草龙,用绳子串起来,点燃后在江边舞火龙,没有锣鼓家什,他们就敲臉盆敲铁盒子……火红映照着孩子们纯真优雅的笑臉,整个夜晚都充滿了欢声笑语,舞火草龙是孩子们对“闹”元宵独有的诠释与庆祝。
老宜昌闹花灯是一场全城参与的狂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展现了宜昌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人们在这片辉煌灯火中,都能感受到那份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普天同庆的大国大家庭的温暖。“闹”元宵属于文化的根脉,闹属于生活的甜蜜与希望,闹不仅是节日的庆典,更是心灵的归宿,它让老宜昌的每一个夜晚都闪耀着幸福甜蜜回忆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