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市场的重要风险点梳理与应对建议
今天的复盘推迟了一个小时,重要的原因是面对目前极端的市场,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研究,尽管这种分析和研究可能是无用功。
今天市场的重挫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包括A股、港股、美股指期货,也包括亚太和欧洲市场的下跌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原因在于我们对贸易战升级对市场的影响认识不足,我们对A股、港股的韧性抱有过多的信心。
事实上,面对目前极端的市场,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几乎全部失去,市场被贸易战升级引起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所左右,形成了负反馈循环。
由于欧洲与美国股市交易时段的不一致性,欧洲开盘必然补跌。
亚太市场要对美股做出隔夜反应,也表现为补跌,比如韩国股市、日本股市,今天的动作就是对隔夜美股的补跌。
A股与港股的补跌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4月3号的抵抗,A股港股显示出韧性,几乎没有受到美股和外盘的影响,要补跌;二是对清明假期首日,也就是4月4日晚间美股重挫的补跌。第三是对上周五贸易战升级美股重挫的补跌。再加上今天美股指期货开盘因为因为担心欧洲反制继续重挫的补跌。
以纳指期货为例,4月2日到今天极限跌幅超过15.9%,周四以来的极限跌幅接近12%,对A股港股形成压力。
最为恐怖的下跌发生在上周五到今天早上开盘。这说明市场恐慌和下跌扩大的原因是贸易战或者关税战升级:市场没有对中国快速准确有力的反制,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全球市场都具备了系统性风险的特征,A股、港股的补跌也在所难免。
同时从技术上看,由于今天的补跌,无论港股还是A股技术态势均已变坏,具备空头趋势的特征。
不仅技术态势进入空头趋势,恒生指数的补跌超过了同期纳指的跌幅。
这一切都是一日内完成的 转变,超出了我们的判断能力。
上述显示,当下看,市场预期的A股、港股和中国资产的韧性已经不复存在。
未来市场向何处去?包括全球A股和港股,都是摆在我们和全球投资人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尽管回答这些问题非常难,由于不可回避,我们还是试图尽可能客观理性的做出分析和判断。
同时,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端的市场,所有的分析判断都有可能错误,仅供参考。
市场极端恶化的成因其实非常简单:关税战、对等关税超预期与关税战升级。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纳指期货为例,美股的走势恶化从特朗普入主白宫、宣称要发动关税战就已经开始了。
从恶化走向极端是从2月下旬开始,是因为特朗普推出了对等关税计划。
在极端恶化的基础上继续恶化是从3月下旬开始,恐慌性的极端性恶化是从上周五开始,对应的是等关税靴子落地大超预期,以及中国的反制大超预期。
因此,主导本轮市场从恶化到极端恶化、从极端恶化到恐慌性的极端恶化的主要变量是关税战、对等关税的实施与靴子落地、中国的反制措施暗示的关税战升级。
成因搞清楚之后,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就变得简单:市场出现转机有赖于关税战出现转机。
由于中国推出了比对等反制还严厉的反制措施,市场普遍预期关税战将继续升级。
从很多自媒体。传出的观点来看,认为关税战会无休止的打下去:你反制,我也反制,永无休止的反制下去。
这种逻辑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关税战的目的是获取相关的利益,而不是让全球贸易完全脱钩,包括中美之间关税战的目的也不是完全脱钩儿。
美国发动关税战,对几乎所有的国家推出对等关税政策、极限施压的目的,是逼迫贸易对手和贸易伙伴主动发出求和和妥协的声音,至少主动走向谈判桌并最终达成对手妥协的目的。妥协的内容应该是降低对美输入本国商品的关税,接受美国提出的基准关税的底线,也就是10%。以此形成关税差,达到美国获利或者掠夺对手以及全球财富的目的。
反制的目的也是要逼迫美国走向谈判桌,双方做出相应的妥协,这种妥协可能是不对等的。结果也是一样,反制方答应降低对美输入本国商品的关税,同时接受基准关税的条件。
从目前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了沟通过程,因此,关税战不会无休止的打下去。
面对资本市场的极端恶化以及经济衰退的忧虑,关税战参与的各方都会权衡利弊,做出自己的抉择。
有能力做出反制的,除了两大经济体之外,只有欧盟和日韩等。欧盟做出反制的可能并不大,因为它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投票通过任何法案都面临重重困难,最终可能以主动妥协收场。日本和韩国已经在考虑通过增加补贴扩大消费化解关税战带来的国家危机,并试图与美国沟通,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关税战的巅峰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市场的极端反应也将过去。
经济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低关税基础上,这是WTO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目的和原因。
高关税、不对等关税、贸易壁垒和单边体制造成的结果是贸易活跃度下降,经济的衰退。
最近几天,大家都看到了很多人拿1929年的胡佛类比当下的特朗普。当我相信一点,特朗普不是傻子,他不想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发动关税战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旦实现将会换一套做法。
无论如何,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美国的主要贸易对手因为关税战,经济增长也面临压力,同样存在衰退的风险。
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走势上,就是出现了系统性风险的明显的特征和信号。
同样发出熊市信号的包括欧洲股市、日本股市、韩国股市以及中国的港股和A股。
美股是从历史高位向下运行,空间不可低估。类似的也包括欧洲股市和日本股市。
从月线尺度看,A股市场已经经过一天的补跌回到了2008年以来的震荡中枢区域,因此下跌空间应当有限。
四)市场最担心的两大风险:系统性风险扩大与踏空政策
今天市场一日大幅补跌,改变了A股独立和韧性的看法,看法动摇了东升西落的信念。
这一切变化都发生在一日之间,原因其实就是关税战的升级危机到了A股市场,是 无法预判的。
由于市场发出了进入熊市并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信号儿,因此,市场担心系统性风险扩大包括两点:美股跌跌不休,A股跌跌不休。因此带来判判断和操作的困难:持仓担心市场没底儿,也就是说悲观情绪主导下,已经看不见底儿了。
系统性风险扩大的可能存在不存在?一,我们认为是存在的,比如美股,比如欧洲股市,比如日本股市。他们是从牛市刚刚进入熊市,系统性风险扩大的可能非常大。A股系统性风险扩大的可能大不大?或者存在不存在?短线有扩大的可能,中长线要看后续的政策。
有几点应该引起关注,一、我们为了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也有充分的准备,稳房市、稳股市是重要的政策基调。在这样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即便系统性风险扩大空间相信也十分有限。
困扰大家的第二个风险,是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同样存在踏空政策的风险。
2024年9月之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规避了系统风险,踏空了政策机会。
我们注意到官媒频繁的发生安抚市场,有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召开美国驻华企业的座谈会传递开放和稳定市场的信心。
踏空政策主要是政策出台的时机不好把握,那么什么是未出台呢?危机时刻就会出台:比如924市场信心崩溃的时候。
今天中央会稽的表态可能就是一个信号。因此这个位置杀跌,市场担心的就是第二个风险:踏空政策的风险。
除了踏空政策的风险,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政策迟迟不出台的风险。
大国竞争会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就是资本市场,相信政策不会迟迟不出。
存在的令市场情绪焦虑的可能性是出台时机与市场预期不同,这一点是很可能出现的。
除了担心系统性风险扩大之外,市场焦虑的是短线判断的困难:一方面担心技术形态的恶化、市场情绪的恶化会导致市场继续重挫;另一方面又担心由于持续性重挫形成了技术上的过大偏离,随时会发生反抽或者反弹;更为担心的是踏空政策。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不敢给出明确建议的原因,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困难。
在我们复盘的过程中,美国的纳指期货已经出现了单针探底的明确信号,预示着反抽和反弹即将发生。
我们在3月21号已经提醒兑现人形机器人儿,随后的建议是无论仓位如何多一点儿耐心,今天我们的建议仍然是多一点儿耐心。
也就是空仓的不要急于进场,有仓位的也不要急于杀跌,等待后续政策和技术面的明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当下市场的重要风险点梳理与应对建议》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