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重要驱动事件解读与市场影响预判
这个周末,不单A股市场,也包括全球市场都处在悲观的预期之中,原因是逼近了重要的时间关口4月2号,都不知道,特朗普和白宫到底如何实行对等关税?
尤其是周五,美股与我们的预判一样继续重挫,与我们的预判不一样的是纳指中国金龙指数跌幅超过3%,这给我们对后市的预判又带来了困难,因为中国资产的独立性面临挑战。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周末实质性的利好在不断的发出:包括证监会明确表示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也就是说,转融通是根本给禁止了;除此之外。国有大型银行推出。战略性增发或者配售补充核心资本充足率。
在非常巧妙和关键的时点,兑现去年承诺的补充国有大型银行核心资本的充足率,禁止转融通,给市场传递的信息是用利好对冲可能由于对等关税对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
还有一些事关国运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事件值得关注:比如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启动反垄断法干预长和向美国出让43个港口的交易;新凯来在光刻机以及半导体领域的科技创新周末在充分的发酵。被认为又是半导体行业的DS时刻。
这一切都会对明天以及4月2号之前,甚至中长期的A股市场的走势造成影响,同时也给我们对未来走向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因为驱动事件太多,不确定性太多,变量太多,判断自然就变得困难。
这个周末,我们也没有停止我们的分析、研究和判断,我们在研究对等关税可能出现的场景,我们在研究科技创新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也在研究其他一些重要的驱动事件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总的判断有两点,第一,中国和全球市场面临重要的确定性不利事件的冲击;第二,下周是一个否极泰来的过程。
最为重要的判断是,无论是对等关税还是地缘政治,也包括去年9月以来的中国宏观政策、宏观调控逻辑的改变,以及中美在地缘政治、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诸多方面的比较来看,东升西落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在我们的判断中,必须考量到这样一个重要的变量。
我们看到过的实例是DS引起了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格局的改变,催生了一轮中国资产和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通估,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新凯来的横空司出世也会带来中国半导体资产的价值重估,进而继续推动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表现形式可能更为复杂
证监会态度非常明确,为了回应市场关切。做好转融通的管理工作,删除原来的承销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有关参与IPO的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可以在承诺期内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获配证券的规定。
这是一个早就应该禁止的证券出借行为,这是一个迟来的利好,这有利于遏制恶意做空行为,有利于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健康发展。
这是真真正正的实质性利好,由于去年924一揽子的增量政策推动了市场活跃,关于转融通的问题已经被市场忽视,但是证监会没有忘记这个问题,应该给证监会点赞。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明明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问题推迟了接近一年才解决,效率太低下。
那么市场会做于过于积极的反应吗?其实我觉得市场不会做出过大的积极反应,只是心态上平衡一点。因为市场好了,疮疤忘了痛,早已经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向贝莱德转让全球43个港口,其中有两个两个涉及到巴拿马运河,此事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反响。
我们说过这个转让交易不可能完成,有两个原因:第一,涉嫌垄断,中国政府会启动反垄断调查阻止这个交易;第二,危及国家安全,适用国家安全法。
我们一定要知道,任何交易都要符合国家政策,都要服从国家安全,尤其是涉及到垄断的时候,反垄断法就起到作用。
比如美国一些大型科技股之间的交易、兼并重组,有关国家都会启动反垄断调查,如果不批准,交易就不能完成。
所以,与普罗大众关于在商言商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任何交易都处在监管之下,没有例外,长和也是如此,更为严重的是,它涉及到中美竞争以及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
贝莱德和长和把交易完成的关键时点设置在4月2号之前,中国启动反垄断调查也在4月2号之前,时间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的。可以认定,此举再次挫败了美国试图通过垄断交易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
作为注册地在香港的长和集团必须遵从中国法律,交易不能完成。这对白宫,对特朗普对中国制造的船舶收取停靠费的战略构成致命打击,对不法商人也构成致命打击。
市场影响大不大?对长和股价造成打击是肯定的,但对市场总体的影响,利好大于利空。
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全民普及的一次关于交易规则和交易法规的认识,在商言商是不对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所有公司。
作为去年924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国家财政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资产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定规定了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充足率不能低于8%。
当商业银行由于业务扩张、存款增加、贷款增加等造成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时候,就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补充核心资本充足率。
就上述4家银行而言,财政部承诺出资5000亿,以定增方式完成注资,定增价格高于现价10%。一方面对银行银行股构成利好,有利于扩大业务,另一方面对市场也构成利好,有利银行股的稳定,也有利于整个大盘的稳定,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这里面定向增发的价格采取溢价方式,而且溢价率达到10%,起到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除了定增和大股东注资之外,发行永续债和优先股也是补充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手段,本次采取的是大股东注资和定向增法。
央行召开金融稳定工作会议,核心内容和目的是充实和补充化险资源。
明确指出充实和补充化险资源的路径有两条:一、充实存款保险基金;第二,充实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这是有针对性的举措:第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第二,有效的应对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挥舞关税大棒所造成的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事实上是在向市场传递信心,但这样一个内容可能被市场忽视了,因为我没有看到有任何卖方以及基金的投研机构注意到这个动作。
这个周末最热闹的热点事件之一,就是新能源车的百人论坛。
一方面释放了对新能源车的乐观前景预期,同时,面对新能源车产能过剩、内卷和价格战的客观事实,推出了一些重要的举措。
比如反对互黑和内卷,同时决定从国家层面推动新能源车的战略重组。此举在产能过剩和关税战的背景下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有利于保证中国。在乘用车和新能源车领导地位的保证。
我们更为看重的是产能过剩和头部集中,比如我们看好比亚迪和小米儿,但我们不看好新势力,同时也看好华为智造。
我们一直对硅料价格进行跟踪,春节以来,硅料价格出现回升态势,原因有三条:第一,五一之前的分布式光伏的抢装因素造成需求的季节性增加;第二,行业自律和反内卷协议在发挥作用;第三,头部企业的产能出清,造成供需逆转。
是不是行业周期的拐点呢?我们认为行业周期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因为这种出清和价格回升过过程是外力引起的,不是行业内生因素促成的。
未来。整个新能源行业,包括光伏和锂电,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类似于猪周期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周期被熨平,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过于乐观的判断新能源周期拐点的到来。
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行业周期和宏观周期的研究,我们是相对比较权威的,因此相信我们的判断更靠谱。
今天我们在星球发表了一个对赣丰锂业董事长的采访。他表达的观点和我们的观点非常类似。
有人说,无人机和机器人的发展可能逆转锂电池的行业周期,问题是他们需要的是固态电池。问题是,机器人儿还没有到量产阶段。
这个周末,关于新凯来的科技创新是市场发酵的重点,普遍认为是半导体行业的DS时刻。
这个周末,我本人也主要致力于对新凯来的研究,主要的认识有以下几点:第一,说它是半导体界的DS时刻一点儿不为过,因为它实现了换道超车,突破了美国卡脖子的意图。以此为节点,美国在试图利用光刻机卡脖子中国芯片的高端制程已经不可能。第二,换道超车而不是弯道超车,采取不同的发展逻辑和路径,全国产化,在价格、效率、性能方面已经接近甚至某些方面超过了阿斯迈尔,对阿斯迈尔、对英伟达对美国的芯片法案构成重要的打击。第三,同时对硅谷、对华尔街也构成重大打击,比如那指再度重挫英伟达、东京电子、阿森M尔都出现了重创。
换道超车,打开了中国半导体技术在全球的市场空间。因此,与新凯来有关的核心产业链公司预计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我们也选出了一些标的,经过今天盘后再度分析之后,明天一早在星球公布。
相关公司高开是肯定的,5%以下适当参与,我觉得是安全的。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新凯来与DS横空出世所带来的市场反应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时间节点不同,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4月2号的对等关税;第二,技术环境不同,处在A股、港股和美股的调整过程中,因此保持谨慎也是必要的。
上周美股和美元企稳之后,特朗普一改以前释放的对等关税缓和的态度,明确表示4月2号实施对等关税是肯定的。同时,对加拿大与欧盟可能联合实施反制措施给出了严厉警告,加征更高的关税。
对中国没有明确的表态,相信作为最为重要的竞争对手,不会对中国例外。
因此我们说4月2号是确定的时点要发生的确定性利空。
特朗普为了达到震慑对手的目的,在4月2号之前不会再释放任何缓和和灵活性的说法。
4月1号应该是对等关税实施方案公布的日期,最迟不会晚于4月2号,因此,4月1号和4月2号对市场的影响都比较大。
关税措施公布后,必然招致贸易对手的强烈反制,因此,美国关税方案公布之后,贸易对手也将宣布反制措施,4月的1、2、3都是不平静的日子。
这是确定性的外力冲击,根据以往的经验,市场要事先完成对利空外力的定价。
我们的判断是,4月1号市场要完成利空定价,4月1号2号做出利空出尽的反应市场开始上行:美股反弹,欧洲上行,A股与港股开始新的上行动作。
美股的新一轮下跌已经展开,下破前低是确定性事件,因为从技术看,这是新的一轮下跌过程,类似于2月下旬到3月初的过程。此举将确认美股进入熊市,也将确认美美国经济面临新一轮的衰退和危机。
美元开启新一轮的贬值,美元的避险作用已经消失殆尽,全球都将抛售美元和美国资产。
避险资金的首要选择就是黄金,有钱可以买黄金股和黄金ETF。
关税战没有赢家,短线对欧洲股市也会形成压力,欧洲股市将保持调整态势,由于阶段性调整的三段式已经到了末梢,因此下跌空间有限。
纳指金融指数周五下跌超过3%,引起市场的忧虑,如果对比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可以明显的看出它是一个补跌过程。
因为在此前的两个交易日,纳指金龙指数的走势明显的强于恒生科技股。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肯定港股调整压力加大,会继续调整,但不宜过度解读。
A50保持强势,因此,对于港股和A股没有必要过度悲观,两层含义:调整压力加大,过于悲观并不可取。
我们预计4月2号之前,对于A股和港股都是一个否极的过程。
由于确定时间和确定的利空,对技术态势会形成确定性的压力和破坏,因此技术态势的恶化也是确定性的,这个过程就是否极的过程。
恒生指数有跌破箱底的可能,但4月2号之后会很快收复。
A股市场有可能向布林线下轨运行,布林线下轨当下位于3313,由于维持上行态势,预计测试3320的可能比较大。
同时,对于A股和港股短线走势的判断,我们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方面,考虑到对等关税利空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银行股的定向增发、半导体的技术创新对A股和港股的正面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承认会看到市场4月2号之前会承压,同时也要看到,对冲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利空影响,不宜过度悲观。
非常巧合的是,在这个周末出现两个重要的利好驱动,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我们不得而知,但对市场情绪和技术态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方面,对国有银行定向增发补充核心资本有利于银行股和高股息、有利于大盘。
另一方面,新凯莱在半导体方向的革命性突破有利于半导体和新质生产力主线,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情绪。
这样就形成了市场的双主线特征:银行股稳大盘,半导体与新质生产力稳市场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4月2号对等关税对市场形成的压力。
我们不预期A股港股会逆势上涨,但我们也不预期A股行港股会出现灾难性的下跌。
同时,我们也有信心的做出如下判断:在这轮全球市场的调整中,港股、A股和中国资产是最为抗跌、最具有韧性和最先展开逆势上行的。
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关键时刻:重要驱动事件解读与市场影响预判》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