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16:26 阅读量:3.9万+
华人号:来福清 享清福参观东关寨
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寨,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是福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寨堡建筑之一。
孩子们穿梭在寨中,用脚步丈量时光,用目光打量古寨古韵。
万亩枇杷园
青翠的山丘、整齐的果树
果农忙碌的身影
构成一幅立体而生动的田园画卷
“走,跟我摘一颗最大最甜的!”
“哇!这个枇杷比我手指还粗!”
孩子们兴奋地奔走在山间小道
果农张秀忠边讲解采摘技巧边耐心讲述枇杷的种植历史与品种特色小营员们小心翼翼采摘迫不及待尝鲜甜润的果汁一入喉小营员们脸上的笑意也随之绽放
“你们猜,这颗枇杷多少克?”“这是‘早钟6号’,价格比往年高呢!”张秀忠边忙着收果边笑着把果子分给小营员们
一都枇杷展馆
晚报记者为孩子们讲解道:“一都枇杷能这么好吃,离不开标准化种植和有机肥的使用。比如‘三月白’和‘白蜜’这两个品种,都是近年来改良成功的,甜度更高,口感更细腻。”
小营员们一边听一边记,手中还捧着刚摘下的枇杷,时不时偷咬一口,脸上满是满足。
桌面上摆放着的
《福清山野十五味·枇杷宴》菜单
成了小营员们讨论的热点
“写作就像种枇杷,先要想好种子——也就是主题。你们可以写采摘时的快乐,也可以写美食的奇妙,还可以写寻觅古寨的美好。
找到主题后,用细节浇灌它,比如枇杷的味道、果农的笑脸、汤汁的香气,让读者看到、闻到、尝到你们的故事。”
郑骏姮老师告诉小营员们,要写独特的体验、写想象与现实的对比、写观察到的现象和想法,还要结合以枇杷作为媒介所带来的乡村振兴成果。
“今天在福清一都的枇杷园里,我不仅尝到了甜甜的枇杷,还发现了一颗颗果子背后的‘大力量’,枇杷真是乡村振兴的‘黄金果’啊!”
“我摸了摸手里的枇杷,突然觉得它像一把‘金钥匙’:科技让种植更轻松,旅游让果园变景点,每个人的努力都在让家乡变得更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