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卡纳克神庙

2025-04-11 06:53 阅读量:4.6万+

华人号:世界旅游报

终于来到了本次(快两个月前)在埃及见的最后一个神庙,埃及(也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神庙,同时也是除了吉萨金字塔外游客量最大的景点,卡纳克神庙群Karnak Temple Complex。卡纳克神庙的建设始于中王国的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Senusret I,1971-1926 BC在位),一直持续到托勒密时期(305–30 BC)。相当于从将近4000年前开始建,一直建了2000多年,前后有三十多位法老参与了建设与扩建,这也是它与其他埃及神庙的最大的区别。神庙的扩建是从里到外依次进行的,基本上是越靠外年代就越早。

由于中王国和新王国各朝都是从底比斯起家而统治全国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Amun被当做王权的保护神,成为埃及众神中最重要的一位,因此,拥有着阿蒙神庙的卡纳克神庙群也就成为全国最大最富有的神庙。新王国记载表明,阿蒙神庙的祭司拥有81000名奴隶和仆人、421000头牛、279638公顷土地、83艘船、46个船坞、65座城市。这座神庙所用的的砂岩,包括所有的柱子,都是从尼罗河以南161公里处的Gebel Silsila运来的。据说整个神庙储存的贡品当时可以供一万个埃及人吃上一年。

卡纳克神庙群有4个部分:阿蒙-拉神庙区域Precinct of Amun-Re、穆特神庙区域Precinct of Mut、孟图神庙区域Precinct of Montu和已拆除的阿蒙霍特普四世神庙Temple of Amenhotep IV,我们游客通常能看到的只有阿蒙-拉神庙区域这一个部分,通常说的狭义卡纳克神庙也就是指这个部分。阿蒙-拉神庙区域是卡纳克神庙群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区域,长550米、宽500米,占地100公顷,由12米高、8米厚的围墙保护。这个区域内除了阿蒙-拉神庙、还有普塔、孔苏、奥西里斯、奥佩特和其他神灵的神庙。

卡纳克神庙遗址俯拍图

就个性而言,卡纳克神庙很少有独此一家的部分,但因其旷日持久的修建历程和体量,卡纳克神庙中积累的各种符号和特征又是无神庙能出其右的。神庙内有大大小小20余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每一根石柱都要十个人才能抱住,光是这个数字就能感受到其宏伟和浩大。

感受一下一根柱子有多粗

在上一篇卢克索神庙的介绍我们说过,从卢克索神庙出来之后随着斯芬克斯大道就能来到卡纳克神庙(第十塔门)。不同于卢克索神庙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卡纳克神庙门口的斯芬克斯多为狮身羊面,一共40座,象征著阿蒙神。我们前面也提过,自恋狂魔拉美西斯二世是个到处公关自己伟岸形象的法老,卡纳克神庙门口的每个斯芬克斯脚下都有着摆成奥西里斯模样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小雕像。

卢克索神庙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

卡纳克神庙前的斯芬克斯(狮身羊面,阿蒙神的化身)

卡纳克神庙狮身羊面像下的拉美西斯二世小人

去的时候还看到了很多狗狗! (ू•ω•ू❁)

第一、二塔门和柱厅

我们在第一篇讲菲莱神庙的时候说过,一般神庙只有一到两个塔门,从塔门到最内部的祭奠神龛呈一个倒金字塔形。但这个神庙之王卡纳克神庙的塔门竟然有10座,各门楼又有相应的柱厅或庭院。

卡纳克神庙复原模型

卡纳克神庙建筑平面图

第一塔门修建之前,这里有124座狮身羊面像直通现在的第二塔门。第一塔门修好后,临时移走的84座狮身羊首像就排放在第一塔门背后的围墙边。当时人们想把它们另作他用,但后来没有实施,所以今天依然还在原地保留着。

狮身羊面像大道尽头的第一塔门,建于托勒密时期,一直没完工

第一塔门背面墙角下有当时的建筑材料

第一塔门与第二塔门之间的第一前庭院 (first forecourt),是卡纳克神庙群面积最广的一片区域,宽100米,深82米。这里原有两排共10根高21米的圆柱,如今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根了。

仅存的圆柱。图左下还有一个方正的祭台,属于塔哈尔卡凉亭Kiosk of Taharka遗址

前方有一排狮身羊面像,是第一塔门修好后临时移走的那84座。

第一前庭院的狮身羊面像

再走远一点又是拉美西斯二世这个家伙。

好烦,他真的出现太多次(。

前庭院的东南角是保存完好的拉美西斯三世神庙Temple of Ramses,该神庙其实就是拉美西斯三世法老在哈布城神庙的一个微缩版。前庭院的入口左侧则是塞提二世神庙,用来供奉底比斯三联神:中间的阿蒙神、左边的老婆穆特女神与右边儿子月神孔苏。

第一塔门和第二塔门之间的塞提二世神庙,做工比较简朴

穿过第一前庭院来到第二塔门,由第十八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霍雷穆希布Horemheb开始修建,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又相继进行了扩建。拉美西斯二世还分别在第二塔门的入口两侧加了三尊自己的雕像,皆为巨型的红色花岗岩石雕,其中一座已经被损坏。

第二塔门

第二塔门布巴斯提斯大门Bubastite Portal上的浮雕上《舍顺克圣经 Shoshenq

Inscription》,记载了埃及攻击犹太国王所罗门神庙时战胜所罗门儿子罗波安的事迹。还有哈索尔女神哺乳法老、阿蒙-拉持剑宣布埃及占领犹太和巴勒斯坦156个村庄的情景。

首先说一下布巴斯提斯Bubastite,在阿拉伯语中也称为Tell-Basta,这样看就能明白它是一个崇拜猫女神巴斯特Bastet的城市。巴斯特是家庭幸福的保护神,布巴斯提斯也是埃及猫木乃伊的主要存放地。舍顺克说的是舍顺克一世Sheshonk I,他是第三中间期第22王朝的开国法老(943-922 BC在位),为利比亚人的后裔,说起来对古埃及人来说算是外族入侵。但利比亚人精埃,所以这个期间的埃及文化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舍顺克一世也经常被认为和《希伯来圣经》里提到埃及王示撒是同一个人。

门上还有一条黑线,记录了1778年尼罗河水淹神庙的水位,高3米多

各路神为舍顺克一世加冕的壁画

穿过第二塔门远远能看到方尖碑,但来到方尖碑之前的柱厅Hypostyle Hall绝对是卡纳克神庙的另一个精华之一。柱厅占地约5000平方米,拥有134根高达21米的巨大的柱子,直径超过3米,顶部的楣估计重70吨。这些巨柱始建于哈特谢普苏特时期,大部分工程由塞提一世和他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完成。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柱子经历了几千年的王朝更迭,直到1899年一场地震将12根柱子从底座上震落。

巨大的柱子,10个人才能抱过来

熟悉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喜欢推理小说的人一定看过1987年版的《尼罗河惨案》电影,整部电影的取景地就是在埃及,期间有众多我们前面介绍到的景点比如阿布辛贝神庙、还有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等都被取材过,也包括卡纳克神庙。所以在游览卡纳克柱式大厅的时候,导游们一定会提到这一部值得一再回味的经典作品。

出现在1978年版《尼罗河惨案》电影中的卡纳克神庙柱厅

古埃及时期,因为尼罗河水的泛滥,夏季的尼罗河两岸往往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沼泽,而古埃及的代表性植物纸莎草也生长在尼罗河的沼泽中。有一种说法是:古埃及人修建柱式大厅就是希望这个大厅在夏季汛期时被淹没在尼罗河水中,而这些圆柱的柱头也都是纸莎草形状,因此象征着埃及人最初造物主所创造尼罗河岸的丰饶场景。古埃及人认为纸莎草是太阳生命力的象征,所以这134根柱头为纸莎草状的圆柱被誉为“太阳的轨道”。

纸莎草形状的柱头,抬头看时天空很美

柱头细节

第三、四塔门和方尖碑

穿过柱厅和阿蒙霍特普三世建的第三塔门(现在只剩废墟)就来到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Obelisk of Thutmose I。本来第和第四塔门之间的狭窄庭院中有4座方尖碑,两座是图特摩斯一世的,两座是图特摩斯三世的,但现在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只剩右侧一根,高23米,重140吨,产地为阿斯旺第一瀑布。

方尖碑上刻满了图特摩斯一世的名字,但后来拉美西斯四世又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关于这个巨型方尖碑(以及其他神庙内的方尖碑)如何从产地运到卡纳克神庙,并被垂直地竖起,现代的人们有许多猜想。我记忆中(忘了在哪个纪录片看到的)比较让我信服的猜想是,方尖碑顺尼罗河从阿斯旺由南向北运至卡纳克,在竖起前,埃及人会在高于水平面许多的位置先建立起一个巨大的斜坡,通过斜坡将方尖碑运至坡顶,然后将方尖碑沿斜坡的另一面推下,最后再反方向将方尖碑拉起。

大概是这样(原谅我粗糙的画图)

在第四和第五塔门之间,就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献给太阳神阿蒙-拉的方尖碑了。我们在前面介绍卢克索神庙的时候曾经说到过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她是图特摩斯一世的长女,后来接替了丈夫图特图特摩斯二世的权力成为古埃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王,虽然夺取政权的手段可能在后世的记述中不甚光彩,但她从政期间国泰民安、商贾发达,是一位执政能力卓越的领导者。

哈特谢普苏特修复了卡纳克神庙在喜克索斯占领期间被外国统治者蹂躏的穆特神庙区域,并竖立了两座高达30米、重323吨的方尖碑,用以赞扬和纪念阿蒙神的卓越功绩,和庆祝她担任法老十六周年。但如今只有一座仍然矗立,另一座在施工过程中损坏,因此女王建造了第三座方尖碑来取代它。破碎的方尖碑被留在阿斯旺的采石场,至今仍留在那里,为方尖碑如何开采提供了证据。卡纳克神庙中这座矗立的方尖碑也是由一整块石头做成的,是埃及当时最高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方尖碑的顶部缀有金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华美。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

方尖碑记载了哈特谢普苏特赞美阿蒙神、并称自己是神的女儿,铭文经翻译大意是:“她为她的父亲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纪念物,为他用南方的坚硬花岗石建造了两个大方尖碑,它们的表面镀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当太阳在它们之间升起时,从尼罗河的两岸看去,它们的光芒照耀着大地。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让我统治黑土地和红土地,作为一种奖赏,在整个土地上没有人反对我。所有异国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将天的边际作为我的疆界,太阳环绕的一切都为我劳作。他将这一切给予他亲生的人,他知道我将为他统治这一切。我确实是他的女儿,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从我父亲那里得到的赏赐就是生命、永恒和统治,在万物的荷鲁斯王座上,像拉神一样长久。”

方尖碑都是一对的,另一座已经倒塌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方尖碑的残损部分曾经横卧在圣湖旁。

残损的哈特谢普苏特方尖碑曾经的样子

今年去的时候已经树立起来了,旁边可以看到圣湖的影子

附近还有很多猫(●'◡'●) 可喂可撸

以及一些绕着圣甲虫雕像走n圈以求得到好运的游客

缺失的第五、六塔门和节日大厅

图特摩斯一世所建的第五塔门,以及图特摩斯三世建造的第六塔门均已毁,只剩下断墙残壁。第五塔门后方是图特摩斯一世修建的横向走廊的东墙前方,坐落着法老扮演成冥王奥西里斯的雕像。

沿第一到第五塔门的方向,穿过一片乱石庭院就来到了图特摩斯三世的节日大厅Festival Hall,后被用作庆祝欧佩特节Opet Festival和塞德节Sed Festival。庆祝欧佩特节是为了提升阿蒙-拉太阳神和法老的生育能力的,以期他们能够子孙兴旺。塞德节自国王在位30周年纪念日开始,每3年庆祝一次,以示法老有能力继续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统治。庆祝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跑步、穿戴动物尾巴、佩戴象征力量的🐔🐔符号等等。举办塞德节最多的为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共举行了14次。

说到这个塞德节,第六王朝曾经有一个比拉美西斯二世还长寿的法老,佩皮二世Pepi II(2200 BC),活了一百岁。他九十多岁的时候还在举行塞德节,但跑步对于年老力衰的佩皮二世实在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儿。于是民间传说法老跑不动了、法老的法力消失了,加上同时期自然灾害横行,而四千多年前的法老对此(理所当然地)束手无策,民众对法老的信仰日渐削弱,渐渐开始求助于法术。

节日大厅

节日大厅中轴线的末端有一个图特摩斯三世植物园,墙壁上的浮雕表现了图特摩斯三世在叙利亚和巴基斯坦征战时遇到并带回埃及的植物。图特摩斯三世我们之前说过,是一位战功赫赫从无败绩的法老,被称为古代史拿破仑,帮助古埃及把版图扩张至阿拉伯半岛。

19世纪的探险家在大厅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个法老清单,录写于图特摩斯三世期间,列出了从古王国的斯奈夫鲁开始的61位法老。卡尔纳克法老清单不包括所有统治者,只是选择了一些在底比斯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法老。石刻于1834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被法国人拆除并走私到了埃及境外,如今保存在卢浮宫。

法老名录复原图

第七至第十塔门和孔苏神庙

走完第一塔门到节日大厅的这条线,再来看看从第三、四塔门旁边由北向南分布的第七到第十塔门。这条线沿路可以看到图特摩斯三世的雕像和记录他战功的壁画。

比如这一幅,是不是看上去很熟悉?对,前面讲到菲莱神庙和阿布辛贝神庙的时候都看到过这个场景,这应该是类似祭坛画一样的代表故事性绘画了:凡遇到相同场景,画面一模一样,只是法老换个人。

图特摩斯三世打败的外国人民和城市名字,看得出来是真的很能打

第十塔门往西是孔苏神庙,但是由于第七到第十塔门之间不开放(参考其他网友的文章,不确定现在开不开,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没有时间验证),无法直接去到孔苏神庙。孔苏神庙是保存最完好的新王国神庙之一,最初由拉美西斯三世在一座早期神庙的遗址上建造,神庙的大门通往卢克索神庙的狮身人面像大道的尽头。保护人员最近还清理了其彩色浮雕,使颜色看上去更鲜艳了。

孔苏神庙

神庙内精修过的壁画

神庙内顶着月轮的孔苏壁画

关闭的神庙区和埃赫那吞

因为进不去孟图和穆特神庙区,在网上找了一些图,稍微了解一下。孟图神庙区是献给古埃及神孟图的,有传说阿蒙和穆特本想收养孟图为养子,但孟图觉得自己的地位应与阿蒙神平起平坐,所以拒绝了,于是孔苏被收为养子。孟图神庙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大多数古迹都保存得很差,其中最有名的应属托勒密三世、四世的菲洛帕托门 Gateway of Ptolemy III Euergetes / Ptolemy IV Philopator,从阿蒙-拉神庙区内部就很容易看到。

菲洛帕托门

穆特神庙区至少包含六座神庙:穆特神庙、康特拉神庙Contra Temple以及神庙A、B、C和D(好随意的命名= =)。围绕穆特神庙的三侧是一个名为伊舍鲁Isheru的圣湖。穆特神庙区因在那里发现的代表战争的狮头女神塞赫迈特雕像而闻名。

塞赫迈特雕像

最后说说已经被拆除的阿蒙霍特普四世神庙Temple of Amenhotep IV,它位于主建筑群的东部,阿蒙-拉神庙区的城墙外。埃赫那吞/阿肯那顿Akhenaten是古埃及顶流法老图坦卡蒙Tutankhamun的父亲,也是除了哈特谢普苏特和图特摩斯三世之外我最感兴趣的一位标新立异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身世研究实在多到吵🙄️)。

我们知道古埃及历代供奉太阳神阿蒙/拉,卡纳克神庙作为古埃及朝拜的耶路撒冷,汇集了当时全部的荣誉和财富。在这些顶礼膜拜中,具有着严格排他性的仪式操办人员——祭司,被狂热的崇拜逐渐抬上了权力的顶峰。很快,神权开始危及到了王权。

这一切在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埃赫那吞的父亲)时期达到了极致。当这位统一了南北埃及的有钱法老去世后,他的儿子埃赫那吞在卡纳克建造了一座新的神庙,以取缔祭司的权力。在这座新的神庙中,埃赫那吞设立了新的太阳神——阿吞神/阿顿神Aten,并宣布从此以后开始供奉这个新神,旧神将逐渐被遗弃。他的名字Akhenaten,意思也即“让Aten满意的”。

被褫夺权力的祭司企图造反,埃赫那吞杀掉了造反的祭司,并洗劫了国库,随后带着大量财富迁都至阿玛纳城Amarna,在那里一直到去世。而在他死后,祭司们重新夺回权力,控制了其子图坦卡蒙(此时重新改回信奉旧神,图坦卡蒙的名字也表达了对阿蒙神的尊敬),并在图坦卡蒙12年的执政生涯结束后抹杀了一切埃赫那吞相关的“被玷污”的历史。阿玛纳城被废弃,阿蒙霍特普四世神庙也被彻底拆除。

从遗留下来的雕塑的外形上看,不同于其他法老遵循“概念美”、突出其体制化角色特征的千篇一律的塑造,埃赫那吞有着狭长的脸、细腰、隆起的腹部和丰满的臀部,是古埃及艺术中很罕见的“异类”造型。关于这种艺术风格,有说法说是因为埃赫那吞本人出现了某些遗传或生理上的疾病,导致身体特征的畸形,让他看起来像个女人。除此以外,古埃及的壁画中很少出现表现法老家庭世俗生活的场景,大多是祭祀场景和战争的歌功颂德,而埃赫那吞最广为流传的便是他与他老婆纳芙蒂蒂Nefertiti和三个孩子在一起嬉戏的壁画。画中夫妻俩相对而坐,埃赫那吞抱着、亲吻着其中一个儿子,而纳芙蒂蒂的膝头坐着小女儿,怀中抱着另一个儿子。整个画面其乐融融,非常具有人情味。

(不知道为啥总感觉有种一对女同形婚的感觉😂)

这可能与埃赫那吞信奉阿吞神,并试图进行逐渐将多神教的古埃及宗教转化为一神教的宗教改革有关。在统治的第9年,埃赫那吞开始宣布阿吞不仅仅是最高的神,而是唯一的神。一些研究者把阿吞信仰理解为一种含有朴素科学思想的自然主义,其理论的基础在于认识到太阳的能量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最根本能源这一事实。而这种自然主义的思想也影响了这段时期的艺术风格,使艺术作品如前述壁画和雕塑呈现出写实的特征,后称这种风格为阿马尔奈/阿玛纳风格Amarna Art/Amarna Style。

埃赫那吞(@埃及博物馆)和老婆纳芙蒂蒂(@柏林博物馆)的雕像,不得不说老婆真的是个美人!

说回到阿蒙霍特普四世神庙,这座神庙可能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统治末期建造的,并在埃赫那吞统治的头四年建造完成并使用,当时他仍然使用阿蒙霍特普四世这个名字。阿蒙霍特普四世神庙的主神庙被命名为Gm–p3–itn (Gem-pa-Aten),意为“在阿吞神的庄园中发现的太阳圆盘”。Gem-pa-Aten似乎没有屋顶,供桌暴露在阳光直射下,内有埃赫那吞的红色花岗岩和砂岩雕像,以及刻有阿吞神的名字的狮身人面像。

从Gem-pa-Aten重新组装的塔拉塔Talatats(标准化尺寸的石灰石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卡纳克神庙》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