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20:30 阅读量:1.5万+
华人号:中华儿女《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
党指引青年成长,青年紧跟党奋斗。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专门指出“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在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中,多次强调培养造就时代新人、促进青年成长发展、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在报告的最后,用一段饱含深情、厚重深刻、掷地有声的话语,对全党抓好青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发出了殷切召唤。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连同蕴含的对青年的浓浓关怀、殷殷期待一起,为当代青年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领袖的热情、振奋青春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进步,深刻回答事关青年事业长远发展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这些年来,共青团和各级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青年工作全面加强,党的青年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彰显,青年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党的青年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数十年如一日,用高尚的人格感染青年,用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引导青年,以深厚的理论启迪青年,为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树立了“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光辉典范。
2020年1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该书通过25篇访谈,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引发强烈反响。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集美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编写组联系,希望将习近平同志来到学校调研考察,尤其是关心指导大学生的故事纳入系列采访实录;更有一些曾经得到习近平同志关怀帮助的“当事人”写信给编写组,回忆当年习近平同志以诚待人、言传身教的生动场景,提供照片、信件、实物等珍贵资料,表达了与读者朋友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交流分享的强烈愿望。
应这些高校和“当事人”的热切要求,编写组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采访实录,2022年3月至5月在《中国青年报》连载并转发,受到青年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采访实录,既有从1984年至2021年贯穿38年的时间线,也有从县到市到省、横跨全国东西南北中的空间线。从暑期邀请正定籍返乡大学生到县委会议室座谈,到农历小年赴天津大学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侃大山”;从连续12年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圆大学梦,到给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专业福州定向班”学员送电视机;从多次深入高校给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省情报告,到与同学们聊“理想、价值、人文精神”;从多次出席同学们的读书会、主题沙龙,到点赞大学生设计制作的机器人等故事,催人奋进、感人至深。
系列采访实录刊发以来,引发青年大学生热烈讨论。“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要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成才之路就在脚下,要靠我们自己走”,“不做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客里空’”,“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等金句,引起青年学子们深深共鸣,受到广泛推崇。
很多高校将系列采访实录作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辅导读物,作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团日等机制,自发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活动,掀起了“青年大学习”热潮。许多高校师生来信表示,系列采访实录展现的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回忆、一幕幕情景,无不闪耀着智慧火花、体现着情感温度、彰显着思想伟力,有助于青年学生更加全面、历史地了解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更加全面、历史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应广大读者热切期盼,我们把24篇访谈实录以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并增配了相关图片,辑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公开出版。
2023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强调共青团要牢记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强调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的青年工作、青年成长进一步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行动遵循。
党的关怀明方向,领袖教导记心间。期待时代新人茁壮成长,追随信仰之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团结奋斗!
(本节摘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出版说明)
《世界里的中国》
历史长河奔涌不止,文化血脉传承不息。韩毓海的《世界里的中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青少年为受众,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铺展开来,展示了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宽阔的世界眼光。翻开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梦,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天下图卷”——人在文章里,文在江山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从问题出发。从“秦何以一统天下”到“共同富裕何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书中的16个问题以叩击的姿态激荡着历史。论及唐宋之变,作者对比中唐“两税法”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又如审视明代历史,作者通过分析边疆、海疆以及“白银全球化”初次浪潮,解读国家发展与对外交流的关系。这些都展示了作者试图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考,让人掩卷沉思。
“世界里的中国”,书名本身便是中华文明在开放包容中发展的写照。作者拒绝将中国史简化为“冲击—回应”的被动叙事,而是将其置于多元文明的共振中。在作者笔下,历史不是冰冷的标本,而是燃烧的火种——历史不等于过去,历史活在当下。如他写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不止于展示经济社会的腾飞,更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困境的破解,对现代化道路的开拓。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作者极为关注的命题。合上书卷,耳畔犹回响着他的追问:“今天的世界站在了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答案或许已经藏在对张载“为天地立心”、宋明理学“理一分殊”思想的诠释中。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而全人类共同价值,又演化为多元共生的历史发展方式。“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这是中华文明跨越时空和地域的永恒魅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
本书与其说是史论,不如说是一封写给世界的“文明家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对未来的眺望;每一次对文明的叩问,都是对星河的追寻。
(本节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邱华栋)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