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04:10 阅读量:4.8万+
华人号:光明网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开始藏书。那个时候,还在上中学的我,用积攒了好久的积蓄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批藏书。从此,我便与古旧书结缘。
我最初藏书,是从自己的知识谱系和读书兴趣出发,决定购买哪些书的。我从中学时期起,就喜欢读古典诗词和小说。开始藏书时,这一类型的书比较多。
《乐府诗集》内页 元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刊本
我的书架上,有元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刊本的《乐府诗集》,收藏它是缘于中学时诵读过“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想看看它们在古书中是什么形态。《乐府诗集》是一部辑录汉魏至唐五代乐府诗歌及先秦至唐末歌谣的合集,为宋人郭茂倩所编。它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末南宋初浙江刻本,元代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刊本一直递修刷印到明代,明末则有据元本雕造的毛晋汲古阁刊本,到了清代,就只有翻刻汲古阁本的坊刻本了。宋刻本《乐府诗集》绝大部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元至正元年刻本卷八十四藏于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至元六年济南彭氏校刊明嘉靖间补刻本。我手头的《乐府诗集》,均为元刻本,一部分于1997年从杭州宝贻斋购得,另一部分于1999年从上海博古斋购得,它们并不是一套。由于宋元刊本罕见,购买这些古籍时,我并没有太犹豫。至今我的元刊元印本《乐府诗集》还没有收集齐,但我仍有集齐一整套的“贪婪”梦想。古人云“聚书好货,终为一贪”。想来,我的贪书之心犹如顽疾,可能终生也难以治愈了。
在读了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之后,我开始阅读学术作品,尤其是“经学”。诗词小说可以怡养性情,学术作品则是更为严密、更为凝练的思想体系,它们影响了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现在我的藏书体系,以经学为主,这大概是藏书从个人兴趣走向系统化的转变。
我的藏书中,有明嘉靖年间吴郡(今苏州)徐氏覆宋刻三礼本《礼记》。《礼记》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为“六艺”之一,其作者不详,大概是出于多人之手,经汉代礼学博士戴德、戴圣删编后成《大戴礼》和《小戴礼》,从北周之后注疏颇多。我手头的藏本,是1995年时到扬州访书时购得,为明嘉靖刊本。虽为明刊本,但可看出底本是宋本,因为有很多宋代避讳字。这套书原函原套包装,品相精良,且因为依据的是宋本,从清代中后期起就被视为善本。
古人将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追求四部齐全,是众多藏书家的目标。在藏书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我开始写书,写那些古籍存藏和流传下来的故事。一本古籍自诞生之日至今,多则有逾千年的历史,少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中有许多热爱文化、保护文化的感人故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古籍的递藏故事。如果只是藏而不述,我担心自己成为一个单纯的“仓库管理员”。
藏书多年,常常有人问我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藏书,藏书的意义何在?藏书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书是不是越古老越值钱?
为什么要藏书?关于藏书,对无甚偏好的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堆积满灰尘的破烂纸张,但是对喜欢的人而言,它们是传递传承文化的无价之宝。大约从近代起,我们的书籍形态和介质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些纸墨考究、内容精良、印制用心、装帧精美的古老书籍,在文化传播越来越便利、书籍内容越来越普及、书籍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越发显得可贵,这是书籍本身的价值。在谈论藏书有何价值这个话题时,我还想探讨下人生的价值。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生在世,年少时轻狂不更事,年老时多苦多病,每个人能够真正把握的年华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其中还有不少爱恨别离,真正快乐的时间没有多少。在我看来,既然藏书能带给我极大的乐趣,那就努力把这种快乐发挥到极致,让快乐“来得更猛烈些吧”。
藏书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其实并无定论。如果有志于收藏善本,那么要具备三个条件:有资金、有闲暇、有知识。如果喜欢通行本,也需要节制——当然了,骨灰级爱书人可能不知道何为“节制”——当家里堆放的藏书越来越多时,刚开始需要一个书架来盛放心爱之物;随着书架的增多,需要单独腾出一间房屋;再后来,家中的各个角落都是书,如果经济实力允许,只能建一座书库或者书楼了。这对于“居大不易”的城市来说,殊为不易。如果不追求善本,只是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也未尝不可。从搜集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形成某一类的藏品,是系统化藏书的开始。
古书是不是越古老越有价值呢,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古书流传于世间的时间越长,成为稀见版本甚至孤品的概率就越大。有数据统计,中国古代各种书目著录中的书流传到今天者不足百分之十,可见古书是何等容易损毁。所以,早期版本受到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有清一代,一些名家手稿文化和艺术价值就远远超过了明代的一些手稿。另外,因为一些战争发生在江南等人文渊薮之地,很多书版被有意识地损毁了,致使其印本流传稀见。这些书虽然刊刻在道咸年间,然其市价也远超一些明版书籍。所以,书越古越有价值只是一般规律,藏书还需要掌握各种历史知识,知晓各类特殊情况。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